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8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在制定有关危险性基础参数试验的国际标准,我们的研究工作可与(ISO)组织同步进行,向国际标准靠拢。公安部给天津消防科究所下达“宾  相似文献   
2.
开展了A类泡沫灭火剂标准油盘火试验,定量评价A类泡沫灭火剂灭B类火性能,探索不同发泡倍数、混合比和施加方式等使用条件对灭火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压缩空气泡沫系统中使用A类泡沫灭火剂具有扑救B类火的能力,灭火性能的优劣取决于A类泡沫灭火剂产品自身特性。使用适宜的混合比,并将泡沫状态调整到一个适宜范围,会有更好的灭火效果。发泡倍数在15~25倍,25%析液时间达到15min以上的泡沫,灭B类火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4.
A类泡沫灭火剂的润湿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不同质量分数A类泡沫与水成膜泡沫的润湿性能和表面张力。结果显示,对于同一种泡沫来说,随着泡沫溶液质量分数增加,表面张力逐渐降低,润湿时间快速下降;在相同的测试质量分数下,6%AFFF溶液的表面张力远低于A类泡沫,但润湿性能明显不如A类泡沫。分析研究了泡沫灭火剂的润湿机理及影响泡沫润湿性的关键因素,认为泡沫溶液的润湿性主要取决于溶液与固体的固-液界面张力大小、固体的表面性能、溶液中润湿剂的结构、性质等。  相似文献   
5.
冷光烟花燃放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冷光烟花的定义、类别及其现状,分析冷光烟花的辐射特征及发光机制.通过搭建适宜的试验平台,测试典型冷光烟花的燃放高度、覆盖半径、燃放时间等基本燃放特性.采用热电偶及红外热像仪分别测试冷光烟花的火焰和火花温度,研究冷光烟花燃放时的温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冷光烟花燃放时在喷射方向上有一个狭长的高温区,在其喷口附近温度达1 000℃以上.冷光烟花的火花温度一般可达100~200℃,个别较大火花颗粒可达500℃以上,这些灼热的火花携带很高的能量,具有引发火灾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讨论了利用结型场效应晶体管作低电平电压转换开关的优越性和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并对用这种元件制成的256点低电平电压转换装置的速度、精度和共模抑制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红外热像和热电偶测温技术,建立模拟引燃试验平台,试验研究冷光喷泉烟花燃放时喷射区和火花的温度分布特征以及对聚氨酯泡沫的引燃特性。结果表明,冷光喷泉喷射区为一个狭长的高温区,最高温度达1 380℃,能将聚氨酯泡沫引燃;冷光喷泉火花温度一般可达100~200℃,大颗粒火花温度可达250~530℃,超过了聚氨酯泡沫的自燃温度,这些火花溅落到聚氨酯泡沫表面能将其引燃。研究结果可为开展烟花燃放过程中的火灾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灭火剂在探火管中直接输送和释放问题,基于压送式粉体气力输送原理设计了3种直接探火管式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并通过冷喷试验研究装置罐体结构、充装比和充装压力对喷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锥底虹吸输粉模式可使超细干粉灭火剂的喷射剩余率控制在1.3%以内,保证灭火剂通过探火管的有效可靠释放。装置的充装比和充装压力均对有效喷射时间影响较大。充装比越大或充装压力越低,有效喷射时间就越长。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在防火涂料及胶粘剂中,人们经常使用氯化溶剂作为易燃溶剂的代用品。氯化烃类如二氯甲烷,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及其它一些氯化烃是不闪燃的,并认为它们是低闪点液体的阻燃剂。但是,某些易燃溶剂与氯化溶剂的混合物在进行闭口闪点试验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不规律性。这种不规则性容易造成一种危险,即忽略了它的闪点。还有些试样在闪燃之后,温度升高反而不闪,闪燃仅仅发生在很窄的温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A类泡沫灭火剂的发展与瞻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简要回顾了A类泡沫的发展历史,时A类泡沫的灭火机理进行阐述.介绍了A类泡沫的研究进展及实际使用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对A类泡沫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总结,指出了A类泡沫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