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1.
文章以剖面为切入点探析空间操作问题,首先回顾剖面的历史演变,继而以欧氏几何的空间求解、层叠空间的动态性操作、复杂性空间的有机构建三种方式阐释剖面设计中的预设性策略。通过历史梳理、剖面分析与案例解构,论证剖面与空间操作的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以古罗马学者马库斯·瓦罗在《论农业》中记述的卡西纳姆鸟舍建筑为研究对象,借助视觉文化研究范式,分析自文艺复兴时期直至当代以瓦罗鸟舍的想象复原为主题的19个重构方案。在回顾古罗马时期将穹顶作为宇宙象征的基础上,归纳文艺复兴时期重新挖掘瓦罗鸟舍母题的契机与动力,辨析启蒙时代反映社会进步与自我意识的风格表达,并在当代权力凝视的视角下解读瓦罗鸟舍中蕴含的视觉现代性,指出瓦罗鸟舍的图像重构是不同社会文化观念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3.
基于建筑理论之概念溯源、历史回顾及其当下所面临的挑战,勾勒出当代中国建筑理论体系建构的新议题、新方法与新特征。基于对1960年代以来全球建筑理论发展的回顾,指出建筑理论在当下需要应对建成环境、社会文化、新兴技术和气候变化4方面的挑战。基于对当代中国建筑理论发展状况的梳理,指出其在连续性、原创性、体系性方面的欠缺。在上述基础上,讨论未来建筑理论体系建构的新议程。  相似文献   
4.
<正>当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所面临的挑战之重大、现实之复杂、视角之多元,注定令其不仅是理论家和学者的集体工作,亦需要来自设计实践的“一线”视角。由此,围绕当代中国建筑理论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之于理论建构的潜能及关系、未来技术革新对于建筑学科知识体系的影响三大方向,特以访谈的方式,邀请18位建筑师和学者展望当代中国建筑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5.
该设计为一个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建构。该建构选择轻质的瓦楞纸板为材料,通过纸板的折叠塑造单体形态,利用丁卯等节点构件连接成一个长拱形。设计者把该设计置于城市环境中,组建城市新景观,意在改善人们每天都要面对和体验的城市公共空间,设法改变现今城市中毫无生气、缺乏景观的城市消极空间。该设计既扩展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又使公共空间变得更具视觉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7.
该设计为一个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建构.该建构选择轻质的瓦楞纸板为材料,通过纸板的折叠塑造单体形态,利用丁卯等节点构件连接成一个长拱形.设计者把该设计置于城市环境中,组建城市新景观,意在改善人们每天都要面对和体验的城市公共空间,设法改变现今城市中毫无生气、缺乏景观的城市消极空间.该设计既扩展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又使公共空间变得更具视觉吸引力.该设计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设计者希望通过它传达出自己作为一个建筑学子对城市空间的思考,即利用自己的双手,主动地、积极地改变城市人共同的家园——公共空间,使之不再是冰冷的、无人情味的"灰色地带",而变成人人爱护、爱护人人的城市乐园,让城市人的生活更添一抹亮色,更享一寸阳光.借上海世博的话来讲,"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设计者也希望,在城市更美好的过程中,建筑,能够尽上最大的一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下中国建筑学专业设计主干课教学重视功能、空间与形式话语体系的训练,轻视结构、构造与材料理解能力的培养问题,文章通过梳理与分析现状,提倡构建设计结合建造的课程体系,并对数字化教学促进二者的融合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