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48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龙固煤矿21煤开采受奥陶系岩溶含水层威胁的问题,系统分析研究了奥陶系顶部碳酸盐岩的岩性、裂隙发育程度、充填程度、孔隙结构、钻孔涌水量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矿区奥陶系顶部存在约60m厚的相对隔水层,由裂隙发育且充填率较高的八陡组石灰岩和部分裂隙不发育的阁庄组白云岩构成;2奥陶系顶部八陡组相对隔水层裂隙率为2%~9%,阁庄组相对隔水层裂隙率为2%~3%,相对隔水层残留裂隙较少且消压阻水作用明显;3奥陶系顶部碳酸盐岩孔隙直径绝大多数小于30μm,孔隙连通性差,有效孔喉比例小,天然条件下渗流能力较差;4出水钻孔均位于断层或者岩层裂隙发育等区域,断层、岩层破碎等导水通道是相对隔水层破坏的主要区域,也是21煤开采重点探测防治部位;5龙固煤矿奥陶系顶部存在60m厚的相对隔水层,可以为21煤安全开采提供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卜万奎  白海波  徐慧 《煤矿安全》2007,38(11):39-41
结合某矿732工作面实际工程情况,利用UDEC软件对煤层顶板破坏高度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受采动荷载影响下煤层顶板破坏高度随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关系,得出煤层顶板最大破坏高度约为88 m,指出该破坏高度将与F16逆断层上盘灰岩沟通;进一步分析实际地质资料和岩溶发育终止深度规律,得出灰岩裂隙水量不大,为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意见,并且得到实际工程的验证。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张集煤矿奥灰隐伏陷落柱特大突水的水源判别和治理情况,并对该项注浆堵水工程的技术要点进行了重点论述,对于同类型突水灾害的治理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准确判断了孟巴矿“4.5”突水水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水技术路线,实践证明明是正确和高效的。  相似文献   
5.
Based on the UCG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theory, the “three zones“ which are oxidization zone,reduction zone, and drying zone, were divide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each zone were analyzed.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rate of water pouring, quanzity of air blast, thickness of coal seam, and the operation pressure were discussed. Amo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tempera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软件系统规模日益庞大,其中的漏洞和安全隐患也越来越难以发现和解决。安全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关键的环节,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所重视。在安全测试的众多方法中,模糊测试作为一种简单、易用、低成本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软件系统的漏洞检测,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模拟随机输入数据来探测软件系统中的潜在漏洞。虽然模糊测试方法简单,但由于数据的随机性往往比较高,导致测试效率和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模糊测试中,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在更短的时间内发现更多的漏洞。  相似文献   
7.
房柱式及巷式矸石充填开采中,煤柱与矸石两两相隔,破碎矸石充填体处于侧限压缩状态,破碎矸石的密实程度、孔隙特征及渗透特性对于煤层瓦斯流动及地下水渗流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稳态渗透法及轴向位移控制法,利用一套自制的破碎岩体渗透试验系统,测定了破碎矸石在不同混合粒径下承压过程中的非Darcy流渗透特性,得到渗透特性(渗透率k和非Darcy流β因子)随孔隙率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雷诺数计算及孔压梯度与渗流速度关系曲线说明破碎矸石的渗透特征属于非Darcy流;2)孔隙率随着压缩位移的增加而减小,对于混合粒径试样,较小颗粒充填到较大颗粒的孔隙中,是使岩样的初始孔隙率减小的主要原因;3)在侧限压缩下,大颗粒受挤压破碎是产生0~2.5 mm粒径的原因,而渗流造成细小颗粒质量流失;4)侧限压缩下,渗透率总的趋势减小,而非Darcy流β因子增加,但在压缩过程中,渗透特性的变化趋势受颗粒粒径的影响会出现局部波折,说明破碎矸石的渗透特性与侧限压缩位移、颗粒粒径大小、压缩破碎、排列方式及孔隙结构(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8.
承压水上开采煤层底板隔水层裂隙演化 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奥陶系岩溶水是我国华北矿区煤矿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而带压开采是开采受底板突水威胁的煤层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深入分析承压水上煤层底板突水的危险性,自主设计煤层底板承压水水压加载系统,实现采用压力水袋对底板隔水层的承压水作用的物理模拟;分析底板隔水岩层的变形及破坏特征,得到底板隔水层的裂隙产生、发育直至导水通道形成规律。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承压水底板突水的力学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潞安矿区煤水共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煤矿安全开采,基于绿色开采理念和采动岩体渗流理论,提出区别于疏干开采和排供结合的煤与水共采的观点。以潞安矿区为基地,分析地下水系统特点,发现并利用了奥陶系顶部隔水层,成功实施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和煤与水共采。研究结果表明:煤与水共采既适度开发地下水、维持泉组流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又经济安全地开采了浅部大量受水威胁的煤炭资源。奥陶系顶部隔水层是不需大幅度降低底板奥灰水位就能实现煤水共采的前提和保障,不仅解放了3#煤,而且解放了占矿区总储量1/3的下组煤;煤与煤系地层水共采和矿井水的净化利用为保持矿区乃至整个盆地地下水资源的采补基本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煤与水共采是以保水、保安及环境保护为前提的2种资源的合理开采。  相似文献   
10.
新驿煤田奥灰顶部相对隔水性及底板 突水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炭资源,特别是大量受奥灰水威胁的“下组”煤的安全开采问题,根据“奥陶系顶部存在隔水层并可作为隔水关键层”的观点,通过对新驿煤田奥灰顶部岩性、裂隙岩溶充填情况及钻探漏水、测井出水段等各方面的综合研究措施,论证奥灰顶部相对隔水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并评价煤层底板阻水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影响下组煤开采的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研究结果为新驿煤矿区下组煤开采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参考。将奥陶系顶部相对隔水层作为整个煤层底板隔水层的一部分进行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