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本文基于算例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渗透性和含水层厚度条件下,垂直防渗墙和水力截获井的污染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含水层厚度越大,渗透系数越高,水力截获井的效果越明显,水力截获井间距可以越大,通过截获井的优化布局,可以实现防控效果等同于垂直防渗墙;对于含水层厚度小、含水介质渗透性较差的场地,水力截获井效果较差,建议使用垂直防渗墙。在此基础上,对某规划建设的危废填埋场的污染防控措施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不同防渗措施污染物运移模拟预测结果,推荐水力截获井技术作为该填埋场地污染防控措施。水力截获井污染防控效果可以等效垂直防渗墙,降低工程建设费用的同时可有效控制地下水污染风险,对条件相似填埋场污染防控措施实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饱和-非饱和带渗水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分别设计两种不同模拟方案,第一方案是为检验已存在隔、排水措施的性能,计算中央分隔带底部设置的排水管流出的水量;第二方案是假定中央分隔带现有隔、排水措施不存在的情况下,中央分隔带顶部入渗水量引起天然潜水面上升的高度,模拟饱和-非饱和界面的运移过程。两种不同模拟方案的计算结果为中央分隔带的隔、排水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其它饱和-非饱和带渗水规律的研究具有借鉴和类比意义。  相似文献   
3.
GMS在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深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已引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严重制约了该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 ,其基础和前提是对该区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调查和评价。由于长江三角洲面积大 ,含水层系统结构复杂 ,所以准确评价该区的地下水资源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本文采用GMS ,实现了对该区长江以南深层地下水的三维数值模拟。应用过程及模拟结果表明GMS具有操作简便、三维可视效果好、前后处理能力强等突出优点 ,即便用于长江三角洲如此大范围、条件复杂、实际工作量非常大地区的地下水数值模拟 ,仍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