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中国私家园林(比如苏州等地的古 典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 成部分,对其保护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 而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土地私有制的改 革与变迁,私家园林的所属及其性质发生了相 应的改变。很多私家园林作为公园对公众开 放后,园内景物也在发生着变迁。如何保护 好中国私家园林的原貌、延续古人造园时的 文化意境、传承前人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顺应其新的功能调整、实现新时代的发 展是我们应该重视的课题。苏州怡园是苏州 众多古典园林中建造较晚的一座,亦是吸取苏 州多园之长的园林,具有私家园林转变为公园 的普遍性与代表性。本文以苏州怡园为例,通 过2016年较为全面的测绘和调查所得到的较 为完善的怡园资料信息,包括对怡园最新平面 图进行绘制、统计怡园内的花木现存数量与情况等,并与历史文献中的怡园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以刘敦桢先生的《苏州古典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归纳出怡园在布局、建筑、花木、山石上 的171处变化,针对变化之处推测分析背后的原因,追求地方文物遗产的真实性保护,为怡园的遗 产保护传承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其他私家园林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于斌原解放军军犬繁育训练基地主任1977年开始从事我国军犬培育工作,坚持军犬训练第一线工作近30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中国风景认知及实践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城乡风景的代际传承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造就了中国本土特有的遗产类型——风景遗产。而当前风景遗产概念的泛化,导致相应保护实践的创新性不足。因而理清风景与风景遗产的概念与内涵,明晰风景遗产的保护对象及其代际传承中的方法、途径,可为中国风景遗产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为世界遗产地方转向贡献中国智慧。【方法/过程】以记述时间跨度长、风景类型及数量丰富的古代绍兴为研究对象,以方志作为基本研究材料,基于文本分析、词频分析、案例统计、历史地理空间标注的方法,回溯古代风景实践,并进行文字及空间上的深描。【结果/结论】总结了基于风景“自然人文关联性”的基本内涵特征与形态表征特征,结合风景遗产代际性与代表性特征的风景遗产识别方法,归纳了风景遗产在形成过程中,“名胜”与“形胜”、“人杰”与“地灵”的双向融合;在传承中,以儒家教化价值观为导向;在传播中,以景物的文化阐释和生活的途径来强化自然及人工物质要素和非物质精神的代际传承。风景遗产作为中国极为独特的遗产类型,在当前保护实践中应完善其标准、价值与内涵,积极吸收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4.
危难显本色     
其实我作为财务经理,平常对于UPS既不关心,也很陌生。放在角落的“小不点”——实达S10-11L UPS从未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更不用说把它当作“电源小天使”。在我办公室里大人小小的计算机外设中,它一直没有享受过我的“爱心”——为它抹灰尘,但它却也安守本分。但一个我与“小不点”的故事,使我开始认识了UPS,认识了实达UPS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丁满  程语  黄晓光  赵菱颖 《机械设计》2020,37(1):121-127
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工业设计的重点由满足产品功能逐渐转变为满足用户情感需求。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归纳了感性工学的概念,总结了感性工学中意象获取、模型建立和模型优化的设计流程,并基于各阶段列举了相关技术。在应用方面,着重分析了感性工学中针对产品造型、色彩及其他属性的研究方向。根据感性工学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准确获取用户的多感官意象及提升模型精确程度将会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毛华松  孙少彬  程语 《园林》2022,(7):4-12+56
虽然中国近年来对城市中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保护重视不断提升,但以目标单体为主的遗产保护手段导致遗产与其原生文化背景、周边环境及遗产集群之间关联脱离,进而影响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的情况普遍存在。在梳理城市风景遗产以及集群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生成机制的城市风景遗产集群保护思路,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长江文化艺术湾区为例,以史料、田野调查为支撑,以GIS空间统筹技术为辅助,识别地段内城市风景遗产资源;解析农耕、民国、建国初期三个关键时期空间关联、事件关联、功能关联的差异机制与相应集群特征;再综合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功能等场地条件,提出基于“遗产—环境”“遗产—遗产”“遗产—城市”三层次的全面要素保护、关联结构重建、融合机制营造的在地性保护措施。探索了基于生成机制的可持续性集群保护体系,丰富了城市风景遗产在地性保护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院长、学会理事长……众多光环,将林德贵推向宠物医疗行业的顶峰。卸下光环,他最喜欢的身份是老师。然而,这位大师级人物,给自己的"老师"身份却只打了85分。眼前这位和蔼、幽默的中年学者,正用言行诠释着这样一个道理:谦逊,往往是高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揭示山水城市风景意象的知识与体验,是理解历史风景的社会性基础,也是传承中国"山-水-城"优势城市形态的可由途径。从《周礼》血缘型都市国家体系和国野产业同质的生成背景出发,归纳出《周礼》基于"辨方正位",奠定了差序王权风景意象下的都城与疆域山川、城市与郊野山水两层次的"地中"文化图式及其自然空间秩序;基于"体国经野",形成了"国""野"一体风景意象及其文化图式。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梳理了《周礼》风景意象对后世山水城市风景营建的影响。研究丰富了山水城市的制度特征、要素组成及空间结构认知,也为当前山水城市、公园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