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孙洁  程雪莉 《砖瓦》2013,(8):53-55
结合某年产100万m3节能环保型尾矿烧结砌块生产线项目,从编制依据、风险调查、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预期风险等级、风险分析结论等方面对该建设项目中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指出建材行业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是项目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为识别结构损伤位置及对损伤程度进行量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Chirplet变换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采用VMD对结构振动响应信号进行分解得到模态分量,并利用Chirplet变换对模态分量进行时频分析,构建模态分量Chirplet变换能量指标识别损伤位置,利用Chirplet时频熵量化结构损伤程度。采用一个刚度变化的简支梁数值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无论单点损伤或多点损伤,所提方法均能准确识别结构的损伤位置并量化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
程雪莉  裴喜永  李岩 《砖瓦》2008,(5):43-45
针对切削乳化废水稳定性高,COD值高及采用单一絮凝剂处理难以达到破乳目的等特点,自制出液体硅酸铝铁絮凝剂(PAFSi),优化了破乳、絮凝条件,得出了自制液体硅酸铝铁絮凝剂适用的pH值、投药量、温度、搅拌时间和强度等的最佳絮凝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5.8~6.5,投量为10.0~12.0ml/100ml,温度50℃~55℃的条件下,搅拌速度60r/min~70r/min,用自制絮凝剂处理COD为98700mg/L机械切削乳化废水,COD去除率达98.5%。  相似文献   
4.
程雪莉  ;熊家晴 《砖瓦》2014,(9):17-19
以给水厂污泥、基坑外运土、炉渣为原料,经过混合搅拌、挤出成型、干燥、焙烧等工序,试验烧制成小型空心砖。对成品试样进行抗压强度、石灰爆裂、泛霜、热工性能、放射性等方面的性能测试,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要求,由此表明城市给水厂污泥生产烧结空心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公路交通量的日益增加,车辆荷载的循环累积作用引起桥梁结构疲劳损伤,其安全运营与耐久性能受到严重影响,公路桥梁疲劳损伤问题受到普遍关注.目前,我国公路桥梁规范尚无疲劳车辆荷载模型的取值相关规定,通过国内外公路桥梁疲劳车辆荷载模型研究分析其适用性.针对量大面广的中小跨径混凝土桥梁选取三座典型桥梁,对其进行设计荷载、标准疲劳车荷载和实际调查运营荷载作用下的桥梁荷载水平进行计算与分析,提出混凝土桥梁设计荷载应力水平为0.5,实际运营调查荷载应力水平为0.55,可为既有公路钢筋混凝土桥梁疲劳性能的准确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马载红  程雪莉  焦雨华 《砖瓦》2009,(12):32-34
1行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矽肺病"的相继出现,工业企业的粉尘污染及处理得到了国家及整个社会的密切关注。粉尘污染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低碳、环保、绿色、节能"是基于当下能源消耗问题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提出的新建筑理念,而墙体自保温技术的应用实际上就是建筑节能的一种表现,也是我国当下就房屋建筑节能问题上的重要研究对象。探究墙体自保温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改进结构瞬时频率的识别效果,提出一种新形式的改进广义S变换(improved generalized S-transform, IGST),并通过能量集中度(concentration measure, CM)推导了IGST窗函数的参数选择方法,最后结合同步挤压算法提出了改进多重同步挤压广义S变换(improved multi-synchrosqueezing generalized S-transform, IMSSGST);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IGST的时频分布按一定的范围向时频脊线处进行多次同步挤压变换。数值模拟方面,采用两层剪切框架时变结构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试验方面,对七层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RC)剪力墙结构进行了瞬时频率识别,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实用性。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改善时频分析的能量聚集性,提高瞬时频率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