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8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油浸纸绝缘套管作为变压器的关键组件,其绝缘受损会威胁变压器主设备的运行安全。针对此现状,提出一种基于多源融合的油纸绝缘套管缺陷辨识及绝缘状态评估方法。首先,根据实际运行工况制备典型缺陷试验套管,并开展频域介电响应、局部放电及红外热成像联合试验,辨识套管缺陷种类。然后,提取套管绝缘指标量,引入隶属度函数及状态得分算子,建立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的套管绝缘状态评估模型。最后,分别采用组合赋权法和单一赋权法的评估模型,对正常以及缺陷套管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联合试验可以准确辨识套管缺陷种类。组合赋权法弥补了单一赋权法评估结果片面的不足,且正常套管的模型评估分数均高于缺陷套管。评估结果与套管实际绝缘状态一致,验证了套管绝缘状态评估模型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电力变压器内部结构复杂且故障模式繁多,对其进行故障原因的分析比较困难 .故障树分析法是一种公认的逻辑性强、简单有效的故障诊断方法,能够形象直观地展现故障模式,反映诊断对象的故障及引起该故障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 . 通过选用由故障树最小割集到知识厍规则的知识获取方式,解决了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知识获取难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概率重要度概念的冲突消解策略,提高了诊断的效率,从而提升了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水平. 最后,通过编程实现了该方法,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以葡萄糖为原料,采用微波法制成荧光性能稳定,水溶性好的碳量子点。基于叶酸可使碳量子点荧光增强,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的检测叶酸的新方法。实验考察了缓冲溶液pH、反应时间及温度等对叶酸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5. 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室温反应30 min时,体系的荧光强度F与叶酸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1. 0×10~(-6)~5. 0×10~(-5)mol/L,相关系数r=0. 9944,检出限为8. 2×10~(-7)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3. 7%。该方法用于检测桃和甜瓜中的叶酸,其加标回收率为98. 8%~100. 5%。  相似文献   
4.
罗晓庆  张玉萍  杨一  杨爔  黄丹 《包装工程》2022,43(16):144-152
目的 解决塔式起重机驾驶员在工作中的痛点和需求,如驾驶员需长时间待在空间狭小的塔机驾驶室内,而驾驶室内存在无法上厕所、布局不合理、操作不便等问题。基于用户需求和智能性发展趋势为未来塔机驾驶室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法 通过相关文献研究,运用访谈法调研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设计点和智能技术结合点,建立塔机智能驾驶室设计需求层次分析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各需求要素的权重值,并完成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到一个优质的设计方案。结论 总结了塔机驾驶员的痛点及需求,并将其转化为设计点和智能技术结合点,以此提出了塔机智能驾驶室的设计需求层次分析模型,其中一级指标的重要排序为安全性、舒适性、智能性和便捷性。最后基于用户需求和塔机未来发展趋势设计了一款塔机智能驾驶室方案,从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互系统、智能卫生系统、智能玻璃界面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油浸纸电容式套管是目前电力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套管,发生的故障也相对较多。为研究油浸纸套管缺陷发展过程及绝缘劣化规律,采用多只72.5 kV油浸纸套管分别模拟进水受潮、极板边缘尖端、极板偏差及油中气泡等典型缺陷,在60℃油温下同时对缺陷套管施加42 kV电压和630 A电流进行长时电热联合试验,测量并分析套管绝缘电阻,tanδ、电容量、局部放电特征、频域介电谱曲线等参数的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tanδ及电容量对套管绝缘受潮缺陷较为敏感,通过tanδ-f曲线及C-f曲线可分析套管内部水分热扩散过程;通过局部放电测试能有效发现套管油中气泡、极板偏差和极板边缘尖端缺陷,3种缺陷的主要区别在于局部放电t-f图谱中的脉冲放电等效频率范围不同;长时电热联合作用下,油中气泡缺陷套管最早出现绝缘劣化,总体劣化速率相对平缓。极板尖端缺陷套管前期劣化速度慢,但累积效应明显,tanδ及电容量在稳定一段时间后呈阶跃式增长。极板偏差缺陷套管出现绝缘劣化的时间最晚,出现劣化后的趋势与极板边缘尖端缺陷套管类似。研究结果可为套管故障分析及绝缘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4 kA单相GIS母线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热机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该GIS母线的温度场分布;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母线的涡流损耗,并将损耗结果间接耦合至温度场与流场.分析结果显示,在单相GIS母线中温度场呈对称分布,最低温度出现于外壳底部,最高温度出现在母线导体顶端,导体正上方位置SF6气体流速最高,导体下方流体流速接近于零.仿真结果与实验室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计算的准确性.最后,模拟故障情况,分析了不同接触电阻情况下母线外壳温度分布的变化状况,为GIS母线温度在线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玉萍  杨甜甜  杨一  罗晓庆 《包装工程》2024,45(2):88-98, 117
目的 为提高施工升降机驾驶员工作效率,改善其工作体验,设计出满足驾驶员实际需求的施工升降机驾驶室。方法 以SAPAD理论和QFD理论为理论框架,梳理出用户需求及与其对应的设计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设计实践。首先,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来获取驾驶员日常行为信息,根据SAPAD理论完成“行为-产品-意义”的映射分析,并借助聚类分析法获取用户需求;其次,利用AHP法对用户需求进行权重分析并计算权重值;最后,根据QFD理论构建施工升降机驾驶室的质量屋,将各项用户需求转化为设计特征,指导设计实践。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种符合驾驶员实际需求的施工升降机驾驶室设计方案。结论 SAPAD理论与QFD理论的综合应用,一方面可以挖掘出用户的核心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在优化施工升降机驾驶室用户体验的同时,也为其他工业产品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输送容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对示范工程特高压变电站进行扩建以布置安装特高压串补装置。由于特高压串补装置体积庞大,其布置对扩建工程的占地面积和投资有重要影响。特高压串补装置布置设计的关键数据是相间放电特性,但以往很少进行如此大结构的电极放电特性试验,串补装置相间距离确定缺乏数据,为此对特高压串补装置相间空气间隙在不同波前时间操作冲击电压、不同电压分配系数及试品的不同布置高度等条件下进行了放电特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相间距离的增大,长波前操作冲击下50%放电电压与标准操作冲击下的50%放电电压之比在逐渐变小;1 000/5 000μs长波前操作冲击电压下相间50%放电电压与电压分配系数呈线性关系;相间放电电压会受试品布置高度和电极型式影响。研究结果对特高压串补装置的布置优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变压器信息融合诊断方法中难以确定基本概率分配(BPA)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多支持向量机(SVM)与D-S证据理论的变压器内部故障部位识别模型.利用“一对一”多类SVM后验概率估计分配BPA,实现其赋值的客观化;充分利用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数据和电气试验数据的互补信息,对变压器内部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诊断.实例分析表明,所提模型能有效识别故障部位,在准确率和泛化性方面都较单特征的SVM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获取不同温度条件下胶浸纸套管绝缘性能变化规律,在高低温试验箱中开展了±100 kV穿墙套管在不同温度下的频域介电谱测试,获得了被测试套管的绝缘电阻、工频介损、工频电容量等绝缘特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胶浸纸套管各绝缘性能参量对温度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工频介损因数随温度的上升呈现先减小后逐渐增加的趋势;绝缘电阻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且减小幅度较大;在低频区域,胶浸纸套管的介损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高频区域相反,介损频域谱随温度的升高整体向高频方向移动;胶浸纸套管的复电容实部在高频段基本保持不变,C'-f曲线与tan δ-f曲线变化规律一致.研究结果可为胶浸纸套管现场运行绝缘状态评估、故障诊断和事故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