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罗艺晴 《山西建筑》2009,35(24):25-27
通过对中国传统家具及传统建筑中榫卯结构体系进行分析,研究了榫卯结构的牢固性和抗震性,并探讨了中国传统家具与建筑的共性,指出了榫卯结构的精神和博大,以期对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工艺有所启迪,从而实现继承和发扬传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布局分析,结合中国传统绘画布局的技巧和手法,归纳了中国古典园林布局平面曲直、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分合有序,虚实相生、黑白分明的特点,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园林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水平越来越高,高层建筑在城市中也迅猛发展。就目前而言,很多高层建筑都有着其独特的发展特点和方向,比如外观复杂、功能多样、内部空间独特等等,这就要求在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在建筑建构中设置了转换层,在建筑物高度方向的刚度的平均性会受到很大的破坏。正因如此,文章从转换层设计的简介、转换层设计的原则等对转换层设计应用做出了有效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聚集提升类村庄作为我国乡村的主要类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这类型的村庄往往都发展得比较成熟,对其规划建设的思路在于就地更新。文章基于“三生空间”的理论研究,从空间格局、产业前景、居住环境三个方面梳理对乡村更新规划的启示。结合上高县泗溪镇洋港村乡村更新规划实践,通过对其“三生空间”现状特征的分析,发现农旅供给不足、公共空间衰败、水系形态破坏的问题,确定产业规划发展、空间功能重构、整体风貌整治、乡土文化延续、农业生态保护的“三生”空间协同发展路径,为当下洋港村乡村更新建设指明方向,亦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聚集提升类村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