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43篇
能源动力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平送风式和垂直送风式热风幕的计算,当前主要是根据设计经验,而没有考虑气流的不等温性对于气流速度变化的影响,若对于水平送风式空气幕其引力的作用能像某些文章指出的可以忽略的话,那么对于垂直送风式空气幕就可能导致较大的偏差。因此需要对气流的不等温性对于空气幕工作效能的影响程度和在通常垂直送风空气幕的计算中合理地考虑不等温性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基于传递函数,经过分析与推导,得出了中央空调系统末端各个环节的传递函数,联立综合,建立了中央空调系统末端动态调节过程的数学模型,以外界扰动为输入函数 ,室内温度为输出函数,给出了准确的数学描述,为末端的变水量调节控制提供了数学依据 .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应用Simulink仿真软件对动态调节过程量化分析的方法.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中央空调变流量水系统的动态调节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说明调节阀在空调系统中的重要性,指出正确选择阀门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包括阀门的流通能力、防止汽蚀和闪蒸现象、阀门的流量特性、阀体种类和阀门的执行器的大小,对涉及到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计算方法和经验做法。同时指出了在变流量系统和固定流量系统中的阀门安装与调试做法上的区别,给出了安装和调试步骤。  相似文献   
4.
设计并研制成功了国内可测风量最大的空气分布器动力性能试验台,其系统误差不大于2%,为科研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空调房间数学模型的系统辨识及其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指出房间动态数学模型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随后通过简化建立房间的理论数学模型,再次通过系统辨识的方法建立房间的模型.最后利用辨识的数学模型对阶跃响应的仿真结果和实测温度进行比较,从中可以选择要求精度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送风对中庭烟气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无喷淋中庭火源上的火焰气流各分区的烟气温度和速度随中庭高度变化曲线。在模型中庭内开展了一系列的送风发烟实验,并将自然状态下的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紊流区两者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大量的试验研究,对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三种基本类型压缩机的动力损耗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指出了各类损耗的性质,产生部位及原因。为了比较这三种运行方式不同的压缩机,本文还别开生面地运用“相对功率损失”、“比功率损失”,来取代传统的效率分析法,这就为压缩机特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作者借助于作用函数对压缩机的各类损耗、输气系数、水力效率对相对总损耗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最后,作者对三种压缩机的改进途径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变流量系统的发展和国内研究现状,指出这项技术在我国不能广泛应用的原因.结合国外的有关文献分析变流量系统的应用条件及设计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对系统所涉及的重要部件进行了分析,包括水泵的选择、旁通管的设计、调节阀和执行器的选择、控制点的位置和设定值的大小、冷冻机的选型和运行次序等.指出随着相关多学科知识的不断发展系统设计也是不断更新的.  相似文献   
9.
大空间多股射流重合特性的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对大空间直线布置和平面布置多喷嘴射流速度重合系数及温度重合系数的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多喷嘴射流之间的确存在着重合现象,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基本相符,其重点系数可通过有关文献导出的公式或图表计算。  相似文献   
10.
针对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结合一个工程实例,采用年度费用分析法原理对地热中高温热泵供暖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并与几种典型的供暖方式比较得出:在运行初期,该供暖方式年费用值较高;当系统运行5年后,其年费用除了高于燃煤锅炉外,均低于其他几种供暖方式.从经济性和环境影响方面综合考虑,认为地热中高温热泵供暖方式具有较好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