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更加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整治理念。基于土地利用调查、统计年鉴等传统数据的整治评估已经难以实现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系统评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评估与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立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发展背景,基于大数据的主要特征,分析大数据驱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念转变的路径,并梳理支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主要大数据类型以及大数据获取与处理方式,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要求,明晰大数据驱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动态评估的总体框架,阐明大数据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动态评估中的应用方向,以期为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提供参考。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大数据驱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评估向"以人为本"、全面评估、动态监测评估、公众参与式评估转变;(2)支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大数据主要包括10种类型,重点在于支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前可行性评估、整治中监测评估、整治后效益评估;(3)大数据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前—中—后"的评估应用方向分别包括耕地细碎化评估等10项内容、整治任务实施进展评估等8项内容以及用地效益评估等10项内容。  相似文献   
2.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促进乡村要素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立足乡村发展要素和区域发展理论,根据发展要素强度、耦合格局、演变趋势,划分主导要素培育、辅助要素完善、多要素耦合等3个乡村发展阶段。通过综合解析乡村发展要素水平和耦合状态,依据村庄内部主导因素一致性和地域相似性原则,划分多种发展型、主导发展型、限制发展型和不宜发展型等4种乡村发展类型,其中依据主导要素目标维度不同,主导发展型又可细分为特色提升型、产业引导型、农旅融合型、城乡协同型。按照乡村发展类型和发展需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概括分3种:①主导提升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通过村庄优势资源整合,识别并提升主导发展要素,促进乡村主导发展要素激活。②短板补齐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通过制定全域整治规划,解决乡村发展的短板问题,提升辅助要素发展水平。③优先发展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完善要素流动的市场机制,促进乡村发展要素全面耦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