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是上海市城市快速路系统网络建设的重要项目,是连接浦东、浦西的快速交通。工程范围内,全线共设置全互通立交4座,均为枢纽型全互通立交(济阳路、杨高路、罗山路和申江路立交)。通过对节点的分析,确定立交定位,指导工程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2.
伴随我国城市治理的精细化转型,基础设施更新逐渐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其中轨道交通站点附属设施更新成为城市空间品质和服务效能提升的有效途径。以上海市轨道交通345个站点为样本,首先采用客流时序数据对轨交站点进行分类;其次构建便捷性、开发度和舒适度3个维度多个指标的人本尺度评价体系,筛选具有更新需求的站点类型;最后通过应用站点特征指标研判具体场景,提出相应更新策略。实现多源数据支持下的轨交站点附属设施更新研判方法,以期为精细化治理视角下轨交站点附属设施更新提供有针对性的导控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是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但由于不同的温度以及不同荷载作用,会使加铺后的路面出现反射裂缝。通过对加铺层结构组合设计中的不同方面的防反射裂缝措施的应用,结合上海杨高路的路面改建工程,探讨沥青加铺层防反射裂缝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蒋应红  虞质跃 《建筑技术》2010,41(4):318-320
浦西世博轴是世博会浦西园区主入口的主要入园行人通道,也是"世博眼"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功能上起到衔接浦西园区主要展馆和江南公园的作用,同时提供了滨江观景的空间,是浦西园区重要的公共空间。浦西世博轴具有极强的交通功能,高峰时段人流大、密度高;该工程规模大,设计时间短,工程范围内存在多个保护建筑,而且在建的世博工程使其施工难度加大。设计过程中,项目组不断创新,始终贯彻"和谐、创新、生态、经济合理"的设计理念,最终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街道机动车车道宽度缩窄的合理取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本位设计导致的路权不平衡矛盾明显,慢行环境亟需改善。结合国内外规范对比以及对道路瘦身、车道宽度缩窄的应用研究,提出压缩机动车道宽度的可行性。车速是影响车道宽度的最主要因素,运行速度普遍低于设计车速的实情,引证车道存在富余空间。结合安全行驶的车道宽度理论研究、交通行为与交通安全虚拟现实实验系统的仿真实验研究、车道与车速的实测数据进行综合研究论证,提出细化车速与不同街道环境下的机动车道缩窄数值。商业、生活服务以及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景观休闲街道等,小客车专用车道可降至2.85~3.0m,大型车或混行车道可降至3.0~3.25m。缩窄车道宽度具有节地节能等多重意义,也能更好的适应更新区域。  相似文献   
6.
打浦路隧道复线工程浦西的主出入口位于原黄浦江支流日晖港之上,需对其进行填浜处理。通过对现状建设条件的分析,应对清淤过程中的防汛墙和管线进行保护。经过对内支撑清淤、淤泥固化、抛石挤淤和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4种方法的比选,综合施工经验、道路沉降控制和工程造价等方面因素,最终选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法。经实施,隧道接线道路1 a工后沉降为2 cm,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
CJJ129—2009《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中对于匝道出入口间距不能满足要求时,提出通过设置辅助车道或集散车道来解决,但未对其具体适用性给予规定。以上海中环线浦东段金桥立交与其相邻出入口布置为例,通过交通仿真分别对设置辅助车道和集散车道的效率进行比较,得出:对设置辅助车道方案,推荐采用单侧各设置2根辅助车道方案;对设置集散车道方案,推荐采用单侧各设置3根集散车道的方案。对于该工程采用单侧各设置3根集散车道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上海中环线真北路立交设计方案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北路立交是中环线快速路与沪嘉高速公路的立交,其功能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使该立交交通功能强及经济合理,从交通流量流向预测及分析,立交设计构思等方面提出了3个立交方案,经技术经济综合比选后,提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9.
基于“双碳”目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碳排放计算系统成为现实需求,提出了一套全面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估系统,包括计算模型、碳排放因子、项目工程量清单等三大要素,可应用于设计、施工和运维三大过程,涵盖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道路、桥梁、隧道、排水、绿化和电气全专业。将人机材因子库、分部分项工程库和设计参数库集成为一个碳智慧数据库,最终以辅助分析驾驶舱界面对数据进行评估分析。该碳排放评估系统在实际工程项目应用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王跃辉  蒋应红 《建筑技术》2010,41(4):330-332
从世博会出入口广场的票务运营需求入手,分析广场客流组成、客流的交通特征,进而得到世博会出入口广场上各种交通设施的容量需求,并在合理的交通组织下进行设施的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