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规划转型的背景下,多元主体协作式参与成为中国社区规划探讨的热点。由于社区类型多样、现实问题复杂,规划师沟通技能有待提升,社区规划有必要引入第三方组织承担协作功能。文章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第三方组织参与社区规划的协作机制;归纳出基于多元力量的监督组织、基于社区—企业共建的自治组织和基于乡贤能人的权威组织3种典型协作模式,并总结其在实践中的适用性与优缺点,表明第三方组织的加入有利于促进多元主体参与规划,提高协作规划效率,有效引导各方主体达成共识,并且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进入成熟稳定阶段,新型城镇化对"人的城市化"的重视,社区将是未来中国规划师工作的主要场所之一。该文以厦门市兴旺社区为例,探讨位于城市边缘区、居住和产业园区融合的社区规划,构建多方参与的"社区工作坊",以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的编制创新,提出"物质-管理-认同"三个层次的社区规划策略,并以社区发展的具体项目为抓手落实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3.
容积率是城市控规的强制性内容和核心控制指标。目前容积率的确定主要依据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经验,定量分析不足,且不同规划层面的容积率控制要求并不一致。研究以居住用地容积率为对象,基于上下位规划一致性的要求,构建居住用地容积率影响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尝试将总规与控规对容积率的控制进行衔接,将总规对建设强度的限制要素的空间规划表现为容积率分区,并指导控规容积率的确定,从而实现从总规—分区—控规三个阶段对容积率控制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经历了城镇化启动、快速发展和稳定发展三大阶段,目前仍面临土地粗放利用和生态破坏、半城镇化地区发展滞后、分配与民生服务供给失衡等问题;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编制背景、规划内容、空间结构演变等分析了珠三角历次区域规划;针对珠三角新型城镇化呈现双核心空间结构、内外圈层和东中西部差异大、中心区和新城区的新型城镇水平较高等特点,提出对珠三角城镇群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