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6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交替曝气条件下Carrousel氧化沟的水力特性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arrousel氧化沟2种稳态工况和曝气机启/停阶段非定常流场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开启2台曝气机的条件下,外沟水流缓慢造成推进器前区段易发生污泥淤积;而内沟较高的水动能有利于防止污泥沉积。开启3台曝气机可使外沟流速增加10%以上,而对内沟段水流影响不大;在启/停曝阶段,流速变化随其与曝气机距离的增加而减慢;整个外沟启/停曝气达到工况稳定所需时间约占运行时间的40%。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长期困扰企业的水资源紧缺和水质差的问题,设计建设了多源废水处理与再生回用工程.该工程以钢铁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为处理对象,处理出水分质回用于厂区生产工艺用水和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使企业年节水量迭1 095万t,年COD、BOD、NH3-N以及TP等污染物减排量分别达1 300t、170t、500t及16t.  相似文献   
3.
高浓度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高浓度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水质特性及污染因子,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高浓度马铃薯淀粉废水的传统处理工艺及可行性分析。通过对北方气候和马铃薯淀粉生产特点的分析,提出适合此特点的膜酵母反应器处理淀粉废水新工艺。结果表明,膜酵母反应器处理工艺适合北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高效处理。  相似文献   
4.
互相关 DPIV 技术及其在氧化沟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钊  郭永彩  张代钧  许丹宇 《光电工程》2006,33(12):127-131
重点研究二维DPIV技术的速度信息提取方法并进行算法实现。该技术基于灰度图像互相关法,在相邻时刻的序列图像中,灰度分布最相似的子窗口即是最佳匹配,粒子在像平面上的运动位移由两个子窗口中心距离确定。通过对互相关测度的优选既能兼顾粒子匹配成功率也能降低匹配算法的时间开销,通过优化算法的搜索空间极大地减少了互相关运算量。给出了标准图像仿真结果及其在氧化沟模型流速测试中的成功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适合于氧化沟模型流场及类似场合的测速。  相似文献   
5.
粮油类加工废水具有高分子有机物多、可生化性差、含油量大等特点.采用气浮/MBR/Fenton组合工艺处理某粮油企业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可达到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爲(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的工艺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定化生物滤池+连续微滤膜(CMF)+反渗透(RO)系统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与回用,将反渗透浓水通过高级氧化技术进行处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调试运行情况及主要经济指标。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较好,出水水质能够作为企业生产循环水与补充水回用;反渗透浓水经深度处理后,水质可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企业直接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7.
微滤膜在处理由钢铁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形成的综合废水时出现了膜通量下降、产水量降低的问题。为了解析膜污染原因,对污染膜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膜孔结构表征和膜垢特征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膜丝外表面由无机垢体、大分子有机物、胶体等经长期累积形成了致密的凝胶层;内表面的膜孔则被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盐沉淀附着,分析原因是反洗水中加入了过量的次氯酸钠所致。降低膜进水浊度和COD、加强反洗和提高错流速度、降低成垢离子浓度是控制膜外表面污染的有效方法;控制反洗水中次氯酸钠投加量,使反洗水pH值<8.0是解决膜丝内表面污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混装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压榨,实现干湿分离,对分离的垃圾湿组分采用两段式厌氧发酵产沼气的试验,证实其技术上的可行性。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对其有机质综合利用的工艺技术途径的探索,为相关工艺和设备的研发设计提供了较为详实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某颜料企业在颜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水具有高色度、高有机物含量、高悬浮物、高盐度、难生物降解等特征。其有机成分中含有大量的苯胺类物质。利用苯胺高效降解菌的生物强化作用结合混凝沉淀、催化氧化和碳滤组合工艺处理该企业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聚合硫酸铁(PFS)混凝预处理垃圾渗滤液回灌出水的混凝条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混凝条件为:原水pH=5,投加PFS 180mg/L,200 r/min搅拌2 min后投加助凝剂PAM 5 mg/L,100 r/min搅拌15 min,20r/min搅拌10 min后沉淀20 min.在此条件下,其对垃圾渗滤液中COD、TOC、BOD、色度、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69.25% 、62.44% 、73.5% 、71.82%和58.33%.PFS混凝预处理可有效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运行负荷,为垃圾渗滤液回灌出水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