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III型裂纹断裂韧性测试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测试岩石III型断裂韧性的试件及装置,测得比较稳定的花岗岩及大理石的III型断裂韧度。同时,也实测铸铁和低碳钢的III型断裂韧性,并对两类材料测试结果进行比较。通过断裂力学及有限元技术对试件III型裂纹应力场进行分析,得出裂纹尖端应力场第一主应力与剪应力的比值 随裂纹深度d 的变化关系。从而揭示随裂纹深度d的增加,III型裂纹破裂面将由螺旋面向直剪面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轧工艺制备Zn/AZ31/Zn复合板材,研究退火温度与时间对板材界面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对界面扩散层的形成影响较大,低温退火无法形成良好的界面扩散层,而在200℃退火,可获得由Mg4Zn7和MgZn2相组成的良好的冶金结合界面。较高的温度(300℃)导致界面脆性Mg2Zn11相的析出,而引发微裂纹。在同一温度下,退火时间的延长仅影响扩散层的厚度,对其相组成没有影响。退火处理使板材的强度降低,但是塑性有所提高,在200℃热处理1 h获得的复合板材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井筒围岩变形监测受采动影响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光纤传感技术监测井筒围岩变形的方法.研究了光纤传感器的不同埋入方式、粘结材料以及施工工艺对结构变形监测的影响,结合金川Ⅱ矿区14行风井加固工程,设计并布设了光纤光栅传感监测系统.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基于BOTDR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有实时性、远程和自动监测围岩变形的优点,可以直观地得到井筒在不同位置的围岩变形分布特征,为井筒围岩变形提供了准确的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4.
岩桥贯通机理的断裂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多裂纹间的岩桥贯通破坏是导致岩体失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裂纹分布已知的条件下,预知裂纹相互贯通的模式、机理及相应的外载条件,是预测和制止这类岩体失稳的前提。利用断裂力学中的裂纹尖端应力和应变场的极值分布情况,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当岩桥周围2条裂纹尖端拉应力、拉应变及剪应力极值方向能基本对应起来时,必然会导致2条裂纹的贯通,从而导致岩桥的贯通失稳。因此,这2个极值的性质决定了贯通破坏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许凤光 《山西建筑》2010,36(4):124-126
根据某市新建污水厂场地及建筑物施工要求,结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其粗格栅及进水泵房基坑进行支护设计,通过分析,确定分别采用大放坡方案和微型桩复合土钉方案,并介绍了该基坑降水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7.
为研究司家营铁矿南区开采过程中采场稳定性以及地表沉降情况,选取一个盘区所在的剖面进行物理力学模型试验,并引入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技术(BOTDR)对开采过程中模型内部的应变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模型总体呈稳定状态,采场顶板和地表沉降量较小,矿柱应变变化平稳,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是可行的。BOTDR传感技术对模型变形监测十分有效,其分布式、精度高、易布置、不易受开采扰动等优点,可以作为模型试验监测技术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系统研究了3.5%NaCl和1N HCl两种溶液中Mo对工业原材料制备的块体非晶合金Fe71.2-xC7.0Si3.3B5.5P8.7Cr2.3Al2.0Mox的抗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Mo含量的增加,两种溶液中均表现出抗腐蚀性能的增强。其中Fe64.7C7.0Si3.3B5.5P8.7Cr2.3Al2.0Mo6.5块体非晶合金因为其最低的钝化电流、最高的临界钝化电位、最低的腐蚀速率而表现出最高的抗腐蚀能力。抗腐蚀性能随着Mo含量增加而增强,其可能的原因包括:化学和结构均匀单相固溶体的形成;样品表面形成了富Cr的钝化膜,而Mo则在钝化过程中进一步阻止了Cr的溶解;MoO3及其他的复合钝化膜的形成以及Mo的添加在Cl-离子介质中所引起的抗点蚀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9.
设计测试岩石Ⅲ型断裂韧性的试件及装置,测得比较稳定的花岗岩及大理石的Ⅲ型断裂韧度。同时,也实测铸铁和低碳钢的Ⅲ型断裂韧性,并对两类材料测试结果进行比较。通过断裂力学及有限元技术对试件Ⅲ型裂纹应力场进行分析,得出裂纹尖端应力场第一主应力与剪应力的比值σl/τzθ随裂纹深度δ的变化关系。从而揭示随裂纹深度鳓增加,Ⅲ型裂纹破裂面将由螺旋面向直剪面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