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竖向抗压灌注桩桩身破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深圳地区的单桩静载试验,对桩身破坏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初中中由于现行的地基础规范,规程都缺乏有着桩身破坏的规定,往往将来某种桩身已破坏的试桩,误认为是地基土破坏是工作正常的桩,而给工程造成隐患。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两本规范,在对于根据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规定中,有相互抵触之处;令执行者无所适从。此外,由于两本规范都缺乏对桩身极限承载力的判定,执行中就难免误差将桩身的破损判定为土的破坏,从而是给工程带来隐患,本文对上述问题以及其它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3.
锤击贯入试桩法原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锤击贯入试桩法的原理,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主要根据实验资料,对锤击过程中桩的受力性况、P_d与E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并对用P_d与E确定桩承载力的三种方法的原理进行了探讨。①  相似文献   
4.
确定单桩承载能力的Pw—E曲线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根据锤击贯入试桩法实测的锤击力峰值P_a和贯入度E确定单桩承载力,其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经验的方法,即通过相当数量的动、静对比试验,建立经验公式或找出动静对比系数。另一类是理论的方法,即根据单桩在动荷作用下的受  相似文献   
5.
CASE法自称是波动方程的闭合解,但由该法确定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要比静载试验结果偏低很多。本文依据波动理论,对该方法的假设是否合理,公式能否成立,承载力低估的原因,以及该方法如何加以改进等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6.
如何确定打桩过程中桩身的应力,是过去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直到1960年Smith将应力波传播的理论,应用于打桩,并用电子计算机求解,才使此问题首次获得解决。但是,电算的方法难于直接地、清晰地表达出各个因素对桩顶应力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对桩顶受力的实测资料及Smith模型的电算结果;论证了应用古典——维波动方程的积分解来确定桩顶最大压应力是可行的;并应用近似公式,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桩顶最大应力的影响。这对于防止混凝土桩头的破损,和保证打桩工程的顺利进行,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锤击贯入试桩法可靠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目前锤贯法正在不少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锤贯法试桩的可靠性如何?用锤贯法确定的单桩静极限承载力,与用静载试验所测值相比,究竟差多少?这是人们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9.
关于‘CASE法的实质及承载力低估的原因探析’的讨论”一文(以下简称“宋文”)的两位作者,对CASE法做了深入的有意义的研究,笔者深表感谢。笔者在认真学习这篇文章之余,思考了一些问题,现叙述如下,敬请不吝指教。1 关于总阻力公式的推导*“宋文”在推导总阻力公式的过程中,不但如作者所言,无奈地采取了拙文所提到的假设1,而且还隐含着拙文所提到的假设2和假设3。现证明如下:这里用RsC+代表沿特征线C+桩周土阻力的总和,用RsC-代表沿特征线C-桩周土阻力的总和。原式(6)和式(7)可变为F3-F1+Z(V3-V1)+RsC+=0(1)F2-F3-Z(V2-V3)+RsC-=0(2)  按“宋文”,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修订的《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送审稿)中,对于量大面广的混凝土地面厚度的计算,采用了我国自己建立的计算公式。我国的计算理论的特点是在地面板的极限承载力的计算中考虑了推力。我们认为,这是反映了素混凝土地面板的实际工作机理的;因而,新的计算公式比原公式有着显著的进步。鉴于国内对于“推力”的问题尚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从通过试验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出发,谈谈对此问题的粗浅认识,同时对新的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