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致灾构造是突水突泥灾害发生的内在条件和控制因素,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兼具蓄积地下水的自然属性与突水突泥致灾性的社会属性,是地质条件与地下工程活动相互作用的综合体。通过221例突水突泥灾害案例统计分析,将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划分为3类11型,即岩溶类(溶蚀裂隙型、溶洞溶腔型、管道及地下暗河型),断层类(富水断层型、导水断层型、阻水断层型),其他成因类(侵入接触型、层间裂隙型、不整合接触型、差异风化型、特殊条件型),研究不同类型致灾构造的结构特征、赋存规律和地质判识方法,并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统计分析表明,岩溶类致灾构造突水突泥数量居首(约占48%,105例),断层类次之(约占29%,65例),最后为其他成因类(约占23%,51例)。提出4种典型的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即直接揭露型、渐进破坏型、渗透失稳型和间歇破坏型。研究成果为突水突泥灾害的致灾机制与灾害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对隧道安全施工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东昆仑诺木洪地区白沙河岩组眼球状花岗片麻岩中。锆石进行U-Pb测年结果表明,该片麻岩可能形成于921 Ma左右,其中含有的残留锆石核反映其可能来自于中元古代地壳物质的再循环;对锆石Hf同位素测定结果显示其具有正的εHf(t),且位于1100~1500 Ma的平均地壳演化线之间,同样暗示其来自于中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结合区域上存在同时期的双峰式侵入岩,推测该眼球状花岗片麻岩形成于伸展环境下,地幔上涌引起上覆中元古代的白沙河岩组为代表的表壳岩系发生熔融,并侵入其中,之后再共同经历了后期的角闪岩相变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