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赵纪生 《信息通信》2013,(5):165-166
伴随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化已经成为未来医疗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要建立完善的远程医疗网络、医疗卫生信息库以及医院综合信息系统,实现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化,电子通信设施的建设无疑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多孔介质的细观损伤本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多孔介质损伤本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介绍了多孔介质损伤本构关系与细观结构连接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一个多孔介质非线性弹性损作构模型。其次,在Gurson理论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推出一个规则多孔体服从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的近似屈服面方程,进行得到了相关联的弹塑本构模型。最后,以裂纹密度为细观损伤变量,修正裂纹密度细观损作屈服面中偏平面上J2的影响,推出了地基土弹塑性细观损伤本构模型。  相似文献   
3.
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增强抗裂性,增强的幅度取决于钢纤维的掺入率、纤维分布的均匀性和纤维与混凝土的粘结。对ZH -0 6型钢纤维混凝土进行了纤维混凝土纯弯、压弯构件抵抗能力机制研究,包括8件短柱的试验和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公式(基于纤维间距理论) ,并利用试验数据初步验证了所导出的理论公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节能建筑住宅中窗的优化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住宅的室内自然采光要求,人体基本活动耗氧量及热舒适指标作为约束条件,把窗的耗热量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其优化的结构得出了寒冷地区关于节能窗的一般结论。  相似文献   
5.
发震断层的永久位移概率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ornell地表地震动的概率方法,提出发震断层未来地震引起地表永久位移的概率分析方法,其中断层模型、地震发生模型、震级与破裂面的长度、宽度、地表位移之间关系的参数采用物探结果、震源运动学反演、历史地震资料、现场考察及测年确定。主要技术有2点:(1) 概率分析场点地震动是场点周围断层所有潜在地震的贡献,而场点的地表永久位移仅是该断层的贡献;(2) 场点所在断层发生的所有地震对场点的地震动均有贡献,而场点所在断层发生的少数地震才能对场点永久位移有贡献。应用提出的方法,结合海原断裂地震地质资料和地震活动性资料,给出2种特征地震模型下的不同概率水准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发震断层不同概率水准下的地表永久位移评估为穿越断层的管线和桥梁工程提供基础数据,以便采取合理的抵抗永久地表位移措施,减小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基于损伤理论的多孔介质动力解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多孔介质连续化方法和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采用宏,细观相连接的损伤模型,描述了多孔介质的骨架刚度和流体通道演变过程,在连续介质力学守恒定律的基础上,推出了非饱和土的动力方程,进而,可方便地退化为饱和多孔介质的动力方程和一维固结构方程。图3,参11。  相似文献   
7.
将绳系稳态方程作为整个系统的约束条件,将钢丝绳的长度作为系统内的变量,并且采用遗传算法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优化,从而对其进行了修正。最后用此方法对双机三点吊进行了数值模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计算结果还进一步验证了吊装过程中最大弯矩的出现不一定是水平位置。  相似文献   
8.
自攻螺钉连接的蒙皮组合体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受力蒙皮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空间受力结构,受力蒙皮组合体是其重要的组成元件。为研究自攻螺钉连接的受力蒙皮组合体在平面抗剪性能,本文采用了卧式悬臂梁试验方案,进行了大小尺寸试件的对比试验,通过试验和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非对称受力模型的概念,并据此给出了蒙皮组合体在平面强度和刚度简化计算公式。它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在实测的基础上,建立了门窗渗漏模型,借助有限单元法,对整幢建筑物在外界环境下的渗漏量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地脉动台阵方法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一工程场地进行的地脉动台阵观测和速度结构反演,从地脉动观测系统、面波频散曲线的提取和反演方法等关键环节探讨反演浅层速度结构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1)用空间自相关法提取瑞利波频散曲线,进而借助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合智能算法反演的场地浅部剪切波速度结构与钻孔法测试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在20%左右。(2)覆盖层平均波速的结果计算与频率一波数法的分析结果几乎完全相同,但频率一波数法对上部20m土层只得到一平均波速。(3)方法精度与目前国际同类研究——表面波谱分析方法的精度基本相当。在岩土工程和地震工程领域,波速结构测试最直接的目的是评价场地土层的动力性能。进一步从对地震地表反应影响的角度,用一维土层的等效线性化方法分析地脉动台阵方法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地脉动反演波速结构模型的误差远小于仅用覆盖层平均等效波速的单层模型对地表反应谱影响。仅用一平均等效波速进行抗震设计是不够的,探测浅层速度结构是非常必要的,地脉动台阵方法有潜力作为探测场地浅部剪切波速度结构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