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5篇
金属工艺   13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6篇
水利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营企业人力的资源管理呈现用工灵活性、权限自主性及员工监督成本低等诸多优势,但由于内部深层次的矛盾引致在管理中出现人才流失严重、管理缺乏科学性和随意性等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正确认识民营企业本身的优劣势并从源头上解决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矿山开采严重的破坏了土地资源,引起当今世界各国普遍的重视。我国土地复垦工作起步较晚,复垦率很低。通过政府、科研及企业部门联合攻关,成功地进行了“剥离─采矿─复垦”─体化新工艺试验和矿山用地复垦政策的试点。实现矿山复垦工艺与开采工艺相结合;复垦土地与矿山用地相结合;科研成果与复垦政策改革相结合,便矿山土地复垦有了重大的突破,开创了我国土地复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剥离—采矿—复垦”一体化复垦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体化复垦新工艺是将复垦工艺与开采工艺溶合为一体,采用条带离,强化采矿,条带复垦及循环道路等先进技术,使剥离,采矿,排土及复垦作业统一计划,同步进行,实现了“边开采,边复垦”,得垦周期缩短为3-5年。矿山利用复垦的国有的土地换取集体的土地政策试点成功,使矿山用地与土地复垦形成良性循环,切实保护国家耕地。  相似文献   
4.
“松土机—铲运机”用于露天开采是最近十几年国外一些国家在表土和软岩开采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它利用松土机破碎岩层,然后,铲运机自行装载、运输、卸载。整个工艺简单,机动灵活,一机多能,劳动生产率高,将为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条件目前,我国露天开采铁矿石占90%,有色金属矿占50%,建筑材料为100%,煤矿占5%。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铝矿技术装备水平和矿山的经济效益,实现强化开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组织了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及山西铝厂等五个单位,引进日本410马力大型D355A-3型松土机,美国631D大型铲运机(铲斗堆装容积为2 3.7m~3)进行新工艺试验。  相似文献   
6.
我国铝矿开采现状我国铝工业自解放以来,从无到有得到很大发展。铝矿开采自1954年开始,产量大幅度增加,1979年的产量约为1954年的24倍。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铝矿石产量将以更大幅度增加。我国铝矿资源丰富,截止1978年底,共探明了180个矿点,总储量为11.6亿吨,居世界  相似文献   
7.
<正> “松土机—铲运机”露天开采新工艺在山西孝义铝矿工业试验成功,为我国开采表土、软岩创出一条新路,是开采工艺上的重大改革,填补了我国露天开采工艺的一项空白,经济效益显著,其技术经济指标接近国外先进水平。随着国外大型松土机和铲运机的出现,最近十几年在美国、法国及苏联等少数国家发展起来的这种新工艺的特点是:工艺简单,设备少,机动灵活,劳动生产率高,综合效率高,投资少,成本低,有利复土造田  相似文献   
8.
中国煤炭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核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及中国轻工协会联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采矿学术会议,于1986年11月21~26日在河北唐山市举行。全国矿业战线上的教授、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376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大会。国务院有关部门、河北省及唐山市的领导也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核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和中国化工学会于1983年10月24~30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联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旨在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开发矿业。参加这次大会的有来自全国有关科研设计部门、高等院校和生产单位的337名代表,国家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企业核心员工成本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核心员工的成本分为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和离职成本5部分,并给出具体的成本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