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0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一、概况为缓解北京市城区的交通紧张状况,市政府决定将二环路改造成快速路,因此在西北二环路上新建六座跨线桥、七座人行过街桥。月坛南街人行过街桥(简称人行桥)属于新建七座人行过街桥之一。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梁式结构往往不能满足跨度较大的人行桥对自振频率的使用要求,因此钢桁架结构逐步出现在北京城,由此而带来的大跨度桁架与自振频率、杆件的不同布置形式与自振频率、不同杆件截面与自振频率相互关系等问题的出现,因此,以Sap2000作为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连续桁架梁和简支桁架梁进行计算模拟,得出了不同结构体系与桥梁自振频率关系和不同腹杆布置形式、不同截面形状的情况下,桥梁与强度、刚度、自振频率、舒适感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钢桁架梁在人行桥领域应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了北京多座拱形人行天桥的工程概况总体设计及构造上的部特点,人行天桥的特殊性分析及计算简要介绍了不同形式的钢拱肋在人行天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北京蒋宅口环形人行桥位于安外大街与和平北街相交路口处,目前为丁字路口,远期规划为十字路口,因此设计为十字交叉环形桥。该桥对角线跨度69.4米,中间环的直径16米,整个空间刚架结构由单室变截面箱形  相似文献   
6.
钢拱架在人行过街天桥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忠民  乔宇 《市政技术》2004,22(5):268-271,275
介绍了北京多座拱形人行天桥工程的总体设计、构造上的特点和不同形式的钢拱架在人行天桥中的应用。通过人行天桥的特殊分析及计算,得出拱架结构在人行天桥中的应用增强了桥梁结构的整体刚度,大幅度减小了主梁的建筑高度,降低了造价和中装重量;由于拱结构外形呈弧线,同梁组合后柔化了一般等截面梁结构线条平直生硬的特点,达到了美化城市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邵忠民  冯鹏 《市政技术》2012,30(2):125-128
用纤维增强塑料建造桥梁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轻、耐腐蚀性好、易于维护等优点。以某市景观滨河公园内人工河实际条件为背景,对一座长7.85 m+15.85 m的两跨简支梁采用GFRP结构的人行桥进行了设计,并用有限元软件对该结构的设计结果与钢结构人行桥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对结构变形和自振频率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为FRP桥梁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前门地区是北京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人流经常阻碍交通,行人穿越马路很不安全。为缓解前门附近行人横穿马路对机动车的干扰,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保证行人和车辆的交通安全,市政府决定在前门地区修建七座地下人行过街通道。(见图1)。  相似文献   
9.
邵忠民 《市政技术》1999,(3):10-13,49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对道路和交通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建设,现已形成二环、三环快速环路和若干放射干线组成的新型路网系统,人行立交(人行天桥与地道)作为道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修建规模在不断扩大,设计水平、施工速度、工程质量逐年提高。北京市1982年在西单商场前建成第一座人行天桥;1983年在前门建成第一座人行地道。迄今已建成人行天桥181座、人行地道142座,人行立交在数量、规模、种类上已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北京采用浅埋暗挖法设计及施工的人行通道的特点和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及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