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分别采用Al_2O_3、Mg O、HMS和Si O2为载体通过尿素水解均相沉淀法制备了四种铜催化剂,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H2程序升温脱附(H2-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CO吸附原位红外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其在丙二酸二甲酯(DMM)加氢制备1,3-丙二醇(1,3-PDO)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铜和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越强,越有利于活性组分的表面积以及Cu~+/Cu~0比例提高,促进催化剂活性增加。最优的载体为SiO_2,在反应温度453 K,反应压力5.0 MPa,DMM液时空速为0.3 g/(g-cat×h),氢酯比为300的条件下,DMM转化率为92.7%,1,3-PDO的选择性可达39.5%。此外,Al2O3、Mg O为载体的催化剂由于载体表面较强的酸、碱性,DMM自分解较严重,1,3-PDO选择性降低。催化剂稳定性考评表明,Cu/SiO_2催化剂的催化稳定性良好,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杨洋  王哲  郑赛男  魏巍 《城市勘测》2020,30(4):35-39
以稠油开发为主的曙光油田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后,随着含水率升高,集输和水处理系统中含油污 泥产出量增大,稠油含油污泥处理困难、成本高。针对该问题,结合稠油蒸汽吞吐中动用不均、汽窜等开发矛盾,在 含油污泥组分分析的基础上, 深入封堵机理研究, 以含油污泥为主要原料研制含油污泥调剖系列堵剂,配套设计段塞 组合、 施工工艺、 地面流程及专用设备, 用于稠油热采井的调剖封窜。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可有效动用中低渗透层、 缓解汽窜, 在改善开发效果的同时实现含油污泥的绿色资源化利用, 节约含油污泥处理成本,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包装机中推料机构分析及优化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根据技术要求和基本技术参数,运用解析法对糖果包装机的推糖机构进行了结构分析,运用封闭矢量法对推糖机构中的曲柄摇杆进行运动学理论计算,利用Adams 软件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在分析基础上运用Ad-ams 进行优化,以压力角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曲柄摇杆的长度关系和摇杆转角24. 4°为约束条件,以曲柄长度、连杆长度、摇杆长度为设计变量,得到设计变量最优解。  相似文献   
4.
针对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中的单根反应管,采用在接近工业条件下获得的CO氧化偶联制草酸二甲酯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一维、二维拟均相模型,并与单管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一维拟均相反应器模型更能准确描述单管反应器内的CO偶联反应。进一步利用一维拟均相模型模拟计算了操作参数对床层热点温度、反应转化率、产物选择性及床层压降的影响,分析了反应器热点温度对操作参数的敏感性。计算结果表明:冷却介质温度对反应管热点温度、亚硝酸甲酯转化率有较大影响,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工艺指标;较低的空速容易引起反应器飞温;反应器进口压力、原料气进料温度和反应物组成在计算范围内对反应器热点温度影响相对较小。为了提高偶联反应器的负荷和强化床层内的传热效果,可以将进料空速提高至4000 h-1,同时,可以通过将反应器进口压力增大至500 kPa来降低压缩机能耗。研究结果可为现有列管式CO氧化偶联反应器的改进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BQ油田联合站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优化,由“重力沉降+核桃壳过滤+纤维球过滤”三级工艺 简化为“重力沉降+双滤料过滤”两级工艺。优化后设备集成度更高,设计处理能力优化缩减20%,设备负载率 提高13.5%;过滤器由12具减少至4具,设备数量减少67%;反洗周期,由12h延长至48~72h,降低了反洗 能耗;反冲洗水量,由435m3/d降至120m3/d,减少72.4%;预计采出水处理系统能耗可由改造前的71.2×104kW·h降低至63.5×104kW·h。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