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篇
水利工程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Euler-Bernoulli地基梁模型,利用Hamilton原理推导了埋地管道土—管—内流耦合横向振动的偏微分方程;采用Galerkin法求出了管道的临界流速和固有频率,并计算了管道的固有频率和临界流速的动态响应;利用MATLAB语言进行编程,求得管道的临界流速,其结果与数学公式推导得到的结果大致相同,分析得到输送流体管道的固有频率随着流速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在高轴压比下内置钢板 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中钢板与混凝土墙体的协同工作性能,以北京中国尊大厦核心筒剪-力墙为原型,进行了4个1/4缩尺的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轴压性能试验。4个试件的几何尺寸相同,区别在于钢板与混凝土连接构造不同。采用单向重复加载方法,分析了各试件的承载力、刚度退化、应力分布、变形能力等,进行了轴压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各试件达到极限承载能力时,钢板轴力分担比率在25%~32%之间,内置钢板的抗压能力得到发挥;与无拉结钢筋、无栓钉的试件相比,钢板中部设置长栓钉的试件承载力提高23.6%,轴向变形提高22.6%,刚度退化减缓17.42%,钢板与混凝土协同工作性能好;采用强度叠加理论进行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轴压承载力计算,试验结果与计算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对管道随机振动的研究过程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对其中代表性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进行了较详尽的介绍,为今后管道随机地震反应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土结构概况 土与结构共同作用.尽管已有一些比较成熟的计算方法.但不能说这一问题已圆满解决.特别是接触面的处理方法,随着近年来土工合成材料和锚碇加固技术的大量应用,这方面新出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Desa,教授认为.两种材料接触面剪应力传递和剪切带的形成均发生在接触面附近的一薄层土体中.从而提出薄层单元的概念,用于模拟土与结构物接触面及岩石节理的粘接.滑动.张开和闭合等各种接触状态。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讲师胡黎明,进行了系统的土与结构物接触面的直剪试验.研究了接触面力学性质和变形机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工程结构随机振动理论在工程抗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详尽的介绍,对地震的随机性以及地震引起地面运动的模拟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地震反应的随机振动方法,对虚拟激励法和概率密度演化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郝婷玥  曹万林 《工程科学学报》2017,39(11):1765-1773
首先对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中的钢板进行了屈曲理论分析,对核心受约束混凝土进行了受力分析.以北京中国尊核心筒结构底部剪力墙为原型,进行了1/4缩尺模型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和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轴压性能试验,对比分析其荷载-位移曲线、轴压承载力等.考虑到钢板屈曲对钢板轴压承载力的影响以及受约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提高,提出了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轴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与应用其他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试验试件的轴压承载力相比,本文提出的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最高.结合其他文献中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轴压性能试验的相关数据进行验证,表明利用本论文提出的计算公式得到的轴压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主要针对埋地管道与土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讨论,简述了管土相互作用的机理和分析中用到的地基模型,并进行了对比。最后着重介绍了模拟管土相互作用的土弹簧确定的方法,并对横向土弹簧的不同计算方法进行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将埋地管道的轴向振动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动力学方程的基本形式,将地震激励按照随机波输入到运动方程中.利用弹性时程分析法,对管道单元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并编制程序,得到管道中点的轴向位移响应和加速度响应.考虑了土参数、管道参数、地震动参数等因素对管道响应的影响,得到土的特性对管道的位移响应和加速度响应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土质由软变硬,管道的位移响应越小.  相似文献   
9.
将埋地管道的横向振动偏微分方程和轴向振动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动力学方程的基本形式,将地震激励按照随机波和简谐波分别输入到运动方程中。利用弹性时程分析法,对管道单元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并编制程序,得到管道中点的位移响应和加速度响应。考虑了土参数、管道参数、地震动参数、支承距离等因素对管道响应的影响,得到土的特性对管道的位移响应和加速度响应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土质由软变硬,管道的位移响应越小。  相似文献   
10.
张捷  郝婷玥 《山西建筑》2006,32(2):211-212
分析了建筑企业发展的现状,并针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详细地阐述,相应地提出了应对措施,来振兴我国的建筑业,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