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输电线路电力设备红外图像热故障区域检测,提出采用一种基于相似度阈值的模糊聚类热故障区域提取方法。在该方法中,改进了传统模糊均值聚类算法的迭代求解方式,采用一种阈值化模糊聚类;其次,通过对目标区域局部邻域像素的相似度聚类分析,并结合其隶属度的计算,确保局部邻域像素在聚类上的相似性。同时,引入了最大相似度阈值准则简化均值的设置以及自高向低的迭代方式,从而提升区域提取效率。最后通过真实输电线路电气设备红外故障图像测试,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EPSON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专业数码输入输出设备生产商,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在1998年EPSON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以后,随着生产、销售、服务等各方面本土化的加强,EPSON的产品在中国市场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01年,为了进一步实现在  相似文献   
3.
郭一凡  李腾  郭玉翠 《计算机应用》2012,32(9):2613-2616
针对现有的对等(P2P)网络信任管理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忽视短期交易时间与长期交易时间对信任值的不同影响以及缺少对交易对象资源的具体风险分析,在现有信任管理模型的基础之上,以不同用户对同一种类资源所提供的资源品质和风险作为关注点,引入风险值评估的概念,建立了基于随时间推移的风险值评估的信任管理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使得恶意节点的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对交易资源的分析量化更加深入,进一步有效地帮助用户筛选出最优的交易者。  相似文献   
4.
台风灾害严重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通过开展台风数值模拟和极值风速预测,可精细化评估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和近海海域的台风危险性。采用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全路径台风模拟方法,对西北太平洋台风开展数值模拟,利用历史台风观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与适用性。结合三维空间参数化台风风场模型,估算9个我国东南沿海城市不同重现期下的台风极值风速,发现广义极值分布(Ⅲ型)能更好地描述台风极值风速统计特征。将各城市的台风设计风速估算结果与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的推荐值及已有研究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台风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并发现低纬度城市的台风设计风速尚未超过规范中的推荐值,而高纬度城市的台风设计风速则略高于规范中的推荐值。基于台风全路径模拟和极值风速估算结果完成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设计风速的区划图绘制,直观地反映了我国台湾岛及台湾东部海域的台风危险性最大,浙江东部、福建南部至广东一带以及海南岛南部等地区也面临较大的台风风险。  相似文献   
5.
6.
庚子疫情传播至今,以大栅栏为代表的北京历史平房区保持了零感染或低感染概率。但零感染不代表零风险,可见的物质形态更新易,院内地下的隐患治理难。论文综述了相关研究,回顾了大栅栏重大历史安全健康事件,做出了街-巷-院-屋空间诊断,结合责任规划师工作形成SPPS方法、分析了疫情期间的人流演变与行为需求,设计了疫后民意调查,提出安全防灾、环境治理、交通提升、文明复兴建议,认为社会安全与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由于川西坳陷南部大邑构造须家河组三段超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复杂,经分析、计算发现基于毛管压力曲线的多种经典渗透率预测模型预测精度不理想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提高超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预测精度,在详细分析6种经典渗透率预测模型存在预测误差原因的基础上,优选特征参数,综合考虑孔喉半径、孔喉分布等多项渗透率影响因子,采用留一交叉验证法确定的模型最佳潜变量个数,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PLSR)建立Winland-r5(PLSR)模型、Pittman(PLSR)模型、Swanson(PLSR)模型3类超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预测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基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法(OLS)的渗透率预测模型面临众特征参数多重共线性、小样本不具备模型泛化能力的问题。结果表明,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的3类渗透率预测模型,预测超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的误差明显降低,具备泛化能力强、预测精度高、适用性良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电成像的处理、解释大量依赖人工操作,存在缝洞表征困难等问题。人工操作不但效率低,而且还存在难以消除的人为误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区域分割和卷积神经网络的电成像图像自动识别裂缝、溶蚀孔洞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电成像数据,结合Otsu算法与平均法分割阈值,从地层背景中分离裂缝、溶蚀孔洞信息,并应用连通域像素标记法提取独立的连通域缝洞个体;然后,搭建并训练改进的LeNet-5网络模型,以多种地质构造的图像特征为标准制备训练样本集,实现缝洞特征的自动识别;最后,结合常规测井曲线,利用训练后模型的识别结果对图像分类,利用识别和提取的裂缝、溶蚀孔洞结果准确计算有效面孔率等定量评价参数。通过测试模型和实际数据的应用,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相较于电成像的人工处理手段,该方法能够提高精度(避免人为误差)和处理速度(15s/m),训练模型针对测试集的预测准确率达97.8%,可为缝洞型储层的测井精细解释提供算法支撑。  相似文献   
9.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是获取负荷数据、实现负荷感知的有效途径。为了使非侵入式负荷监测过程具有通用性和实用性,在不干扰用户情况下自动执行流程并达到高辨识精度,研究了一种结构化特征图谱下的组合支持向量机辨识方法。构建典型负荷的特征图谱将变化无序的波形数据转化为结构化特征数据,使其具有通用性与可分性。在结构化特征图谱基础上,研究构建典型负荷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模型,在基分类器基础上形成每类负荷的组合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利用“集弱成强”思想保证每类组合分类器具有高分类准确率,从而实现准确的负荷辨识。在构建形成通用的图谱与分类器模型基础上,即可通过事件波形提取、波形数据结构化及分类器判决的处理流程实现实时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通过实际采集的负荷数据进行验证,构建了典型负荷的特征图谱,基于组合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多户的采集数据进行分类判决,对不同用户的负荷数据均达到了高准确率辨识,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研究不同细胞毒性测试方法之间的差别,本研究利用不同体外细胞毒性评价测试体系下的食品接触硅胶制品(Food Contact Silicone Products, FCSPs)的整体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 样品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中模拟迁移(70℃保持2 h)后,通过系统优化实验条件,发展了FCSPs迁移液的细胞毒性评价方法。利用HeLa(子宫颈癌细胞)-NRU、HeLa-CCK-8(CellCountingKit-8,CCK-8)、HepG2(Human Hepatoblastoma)-NRU、HepG2-CCK-8共4种测试体系对中国市售的19种FCSPs进行了细胞毒性评价。结果 样品在不同测试体系下的细胞毒性结果不同,其中65%的样品呈现中度毒性。结论 FCSPs的整体生物安全性亟须关注并深入研究。本研究为食品接触材料的体外生物测定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