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易发性分区是开展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步骤,选取合理的分级方法对有效绘制区域滑坡易发性图意义显著,但鲜有研究对比了各易发性分级方法的优缺点,尤其是未能将历史滑坡与预测出的易发性指数相联接。针对该问题,以陕西省延长县为例采用3种机器学习模型计算滑坡易发性指数,即分类和回归树、随机森林和径向基函数;设计了5种易发性分级方法,划分不同的滑坡易发性等级,包括4种常规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级方法(自然断点、等间隔、分位数和几何间隔),同时考虑了滑坡与易发性指数间的非线性关联性的频率比阈值法。结果表明:3种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5,但划分的易发性分级图分布模式却存在较大差异,使用几何间隔和分位数法的易发性图能在极高易发区中识别出更多滑坡,但这两种方法划分的极高和高易发区的总面积过大;使用等间隔法和频率比阈值法在极高和高易发区中的滑坡比率更大,说明识别出的滑坡更为集中。本文提出的频率比阈值法用于滑坡易发性分级,能为易发性的准确分区提供思路,为边坡稳定性较差区域的工程选址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参考,提高地质安全评估及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滑坡位移–时间曲线的非线性特征和以往预测模型的不足,提出基于地表监测数据和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的组合模型预测滑坡位移。以新滩滑坡和三舟溪滑坡为例,通过对位移、降雨、库水位等资料的分析,研究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在利用逆序法和小波分析检验滑坡位移的趋势特征和周期特征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组合模型进行预测,包括利用多项式拟合并预测趋势项位移;用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三角函数法(WA-TF)对周期项位移进行预测;遗传算法优化选参的BP神经网络(GA-BP)对波动项位移进行预测。最终将各位移分量累加得到滑坡的累积位移预测值,并与监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且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为滑坡位移定量预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含水油田断层边部开发难在断层认识、潜力识别、精准钻井、驱动能量保障及套损防控等方面,方案设计必须体现整体性,否则开发后期的剩余油"甜点"将无法得到有效开发.文中以SBFD区为例,通过特殊潜力筛选和制定挖潜界限优选断层附近开发潜力区,通过断层结构精细刻画和内部构型认识实现井轨迹贴近断面,通过优化高效井井型和方位确保高效井的轨迹设计最优,通过优化注采井网、射孔方式、油水井协同调整减缓产量递减速度,通过分析断层附近套损成因和承压界限规避断层区套损风险,总结形成了 一套较为完整的断层边部挖潜技术.投产后,SBFD区高效井产量达到周围井的7倍以上,实现了断层区的精准部署和科学开发,对其他同类区块后期挖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滑坡分类和加权频率比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区域滑坡特点,针对不同类型滑坡的自身特征分别建立指标评价体系,能够使滑坡易发性评价的过程更加科学准确。以三峡库区万州区内滑坡为例,首先,基于对地质环境、滑坡空间分布及自身特征的分析,将全区滑坡分为陡倾角地层滑坡和缓倾角地层滑坡。其次,获取12种指标因子(高差、坡度、坡向、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地层岩性、水系、地质构造、公路、地层倾角、降雨、含蒙脱石软弱夹层厚度)构成基本评价体系。然后提出基于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模糊层次分析(fuzz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FAHP)方法(LR-FAHP)的加权频率比模型(weighted frequency ratio model,WFR),通过对指标因子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实现各指标因子权重的定量计算,从而建立不同类型滑坡的评价指标体系,再基于GIS平台实现全区滑坡灾害的易发性等级预测。结果表明:与单一的LR,FAHP和FR三种模型相比,WFR模型能将滑坡易发性评价精度提升4%~9%,表明LR-FAHP是一种定量计算指标因子权重的有效方法;同时,基于滑坡分类的WFR模型的易发性评价成功率为79.2%,预测率为79.6%,均优于未进行滑坡分类的WFR模型,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提供了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5.
作者试制了硬质合金钻头,进行了用硬质合金钻头钻铸铁的实验。从实验的结果证明,硬质合金钻头比高速钢钻头的切削性能要高得多。本文对于试制钻头所用的材料、制作的过程、实验的目的和结果,都作了详细的叙述。此外本文还研究了高速钻孔的特点,采用高速钻削必备的条件、硬质合金钻头与高速钢钻头的不同处、硬质合金钻头的技术条件与合理的几何形状,并比较了硬质合金钻头与高速钢钻头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