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2.
为研究余弦方波电压频率对电缆典型绝缘缺陷击穿时间的影响,本研究制作了针板电极缺陷和水树缺陷模型,分别利用0.1、0.5、1.0Hz的余弦方波电压进行击穿试验,统计了击穿时间的分布和击穿点的时刻,观测了击穿通道的微观形貌,并讨论余弦方波电压频率对电缆典型绝缘缺陷击穿时间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余弦方波电压频率的增大...  相似文献   
3.
自愈式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由于储能密度高、寿命长、可靠性高而被广泛应用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中,温度作为电力电容器寿命与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实际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分析电容器在其运行工况下的热应力。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中建立金属化薄膜电容器三维温度场仿真模型,对其运行时的温升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根据研究结果,金属化膜电容器在MMC换流器子模块中所承受的电流应力和电压应力是相对复杂的交、直流相互叠加的复合变量;电容器最热点位于元件内部,最高温升为11.1℃,外壳温度最热点在侧面,最高温升为7.75℃。为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在MMC换流器中的运行维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微电网与传统电网构成的新型电网中,为了满足用户侧电能质量要求,提升交流微电网逆变器输出电压的抗干扰能力和暂态响应速度,文章提出了一种结合线性二次最优控制的扰动残差生成器性能提升控制结构。首先,基于三相逆变器模型建立了二次型最优控制器;其次,根据二重互质分解和尤拉参数化理论,得到基于扰动残差生成器的性能提升控制结构的参数化形式;再次,根据最优控制器模型结构设计二次补偿控制器,抑制补偿控制器所造成的二次扰动;最后,根据用户侧电能质量要求设计了负载投切、三相不平衡以及非线性负载多种实验,验证文章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完善的分区计量管理体系,划分了管理分区和独立计量分区,并建立与分区计量配套的管理制度。通过有效的系统监控和分析,准确的夜间计量、准确快速的漏水定位和维修、合理的压力管理最终达到控制漏损,逐步降低产销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深水斜坡水道中形成的沿道向上或向下方倾斜的交错纹理或交错层理是水道型内潮汐沉积的典型沉积构造,特别是深水沉积中的双向交错层理是内潮汐沉积中最为典型的特征。内波与表面波主要差异仅是单位海水质点回复力,因而本文依据内波和表面波相似的运动特征,用一般意义上的波动理论来分析内潮汐沉积中双向交错层理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7.
储能系统运行工况及电池性能是储能技术研究的重点。基于风电场跟踪计划出力模式下储能电池的实际运行曲线,提出一种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储能电池工况重构方法。深入研究储能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提出将扩展卡尔曼粒子滤波(extended kalman particle filter,EKPF)算法用于电池性能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可有效辨识出特征参数向量并构建储能电池工况,提出的EKPF算法能正确估算储能电池SOC,为储能电池运行工况的构建和储能电池的性能测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氩气中长丝电爆炸沉积能量特性与空间形态演化过程,设计并搭建了铝丝电爆炸实验系统与光-电联合诊断平台。结果表明,丝长增加使电爆炸过程由直接击穿模式转变为电流暂停模式,电流暂停阶段磁压力消失是导致过热系数随丝长增加而减小的根本原因。丝长增加将导致残留丝核、弥散蒸汽层等径向不均匀现象以及分层结构等轴向不均匀现象的出现。提出了长丝电爆炸沉积能量提升措施与空间形态均匀性调控方法:增加充电电压可改善电爆炸模式、提升过热系数,是消除残留丝核的有效措施;增加气压可有效改善空间形态均匀性。研究结果对电爆炸法高效制备纳米粉体具有重要工程价值,对深入理解电爆炸物理机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终端数据高速回传问题,提出了基于栅格化方形面阵的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OAM)高速回传方法。论证了栅格化正方形面阵可以分解为多圈4阵元均匀圆环阵(Uniform Circular Array, UCA),并给出了馈电方法与具体实施步骤。基于此,进一步推导了采用栅格化方形面阵进行基于多圈UCA的OAM多模复用通信模型,并系统地分析了复用和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有极大的信道容量和误码率(Bit Error Rate, BER)性能提升。所提方法只需收发方形面阵中心对准即可,无需信道估计,极大地降低了复杂度;此外,超高的分集增益可以极大地降低发射功率。因此,所提方法尤其适用于IoT终端节点这类低功耗、低复杂度的发射机,为IoT数据高速回传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