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3篇
水利工程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1.
提出采用高效沉淀、臭氧生物活性炭与超滤膜组合工艺处理黄浦江上游微污染原水,并介绍了该工艺在上海市青浦第三水厂中的具体应用与设计参数。实际运行表明,该工艺可确保出厂水浊度<0.1 NTU、耗氧量<1.5 mg/L、氨氮<0.2 mg/L,处理效果稳定,供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嘉兴市南郊水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15万m3/d,针对劣V类原水考虑预处理、加强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和紧急处理四种措施,具体采用预臭氧-生物预处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后臭氧-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下向流序批反冲洗砂滤池工艺.从调试运行情况看,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出厂水浊度控制在0.1~0.2NTU.  相似文献   
3.
根据兼性塘和A/O工艺原理,提出并设计了升流式一体化A/O生物膜反应器(UFIBR),并就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和运行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缺氧区HRT5h,好氧区HRT3h,在几种运行条件下,COD、BOD5、SS和NH:-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7%,91%,95%和72%;总氮平均去除率当回流比为100%时为40%,回流比为200%时为57%的;缺氧段处于酸化状态;剩余污泥少,无需频繁排泥。  相似文献   
4.
钟燕敏  陈茜 《给水排水》2007,33(11):12-15
已建成给水厂增建排泥水处理系统时,原有生产废水调节设施需完成从直接排放到截留匀化的功能转换,其改造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混合截留与分别截留两种不同的生产废水调节设施,通过对生产废水调节设施提升设备和有效容积的复核,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最后介绍了某规模20万m3/d水厂原有废水池改造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无锡市6699行动给水处理相关措施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影响了无锡城市饮用水水质,之后无锡市委、市政府颁布"6699"行动决定,将其作为治理太湖的行动纲要.在此着重介绍6699行动中有关给水处理的相关措施,并对其双水源供水、水源地保护、深度处理和排泥水处理这四个方面的举措进行重点分析,提出一些感想,认为双水源供水对大城市供水系统而言是必要的,取水点位置的设置应科学合理,净水工艺应留有充分余地,排泥水处理应注意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6.
流体欠热度对容器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可视实验装置研究了流体欠热度对容器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蒸汽与排放容器中的冷流体作用形成的蒸汽冷凝特性极大地影响了容器中流体的排放过程。欠热度愈大,蒸汽冷凝换热过程愈强,蒸汽汽柱入水深度愈深,因此蒸汽可能在压力平衡管中达到临界流速,从而产生蒸汽供应限制,形成小排放流量阶段;系统(汽源)压力对后期排放流量和蒸汽汽柱入水深度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由于太湖水质呈现高藻、高有机物、高氨氮的"三高"特征,常规处理对原水中藻类、氨氮、有机物等的去除效果较差,因此充山水厂实施了深度处理工程.经试验比较,在水厂原有气浮、过滤的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上,增设了BIOSMEDI(R)生物滤池及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等深度处理单元.介绍了充山水厂生物预处理-气浮-臭氧/生物活性炭-砂滤-消毒组合工艺的流程、设计参数及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8.
一体化A/O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缺氧 好氧 (Anoxic Oxic ,A O)工艺原理设计了升流式一体化A O生物膜反应器 ,并就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和运行参数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 ,当缺氧区HRT为 5h、好氧区HRT为 3h时对COD的去除率 >80 % (大部分接近 90 % ) ,对SS去除率 >95 % ;维持反应器内适宜的碱度可获得良好而稳定的脱氮效果 ;剩余污泥少 ,无需频繁排泥。  相似文献   
9.
雷春元  钟燕敏  倪木子 《净水技术》2021,40(11):147-152
为提升城市应对主水源突发污染等事件能力,保障供水安全,并缓解现阶段中心城区高峰时段供需矛盾,西安市建设了东北郊应急备用水源地项目,工程规模为10×104 m3/d,包括地下水水源地以及净水厂、原水输水管线、清水管线等工程内容.根据地下水原水中锰离子微量超标问题,采取高锰酸盐化学辅助氧化+曝气氧化+复合锰砂过滤的处理工艺,并预留了应对原水水质变化的措施.针对水厂用地仅为10000 m2的情况,设计通过选用简洁工艺、紧凑池型、高效设备,设施叠建综合利用空间,以及提升自控程度等多重措施,同时满足了紧凑用地条件下生产、运行、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0.
剑麻纤维乳化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乳化沥青混合料,对不同掺量、不同长度的剑麻纤维乳化沥青混凝土进行了路用性能研究,主要包括力学性能、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通过对比试验,确定剑麻纤维的最佳掺量与最佳长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