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5篇
  2023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坝基灌浆工程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Struts 和 Hibernate 技术,对灌浆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在灌浆分析系统中将这些灌浆数据转化为三维灌浆孔模型,实现三维地质模型和灌浆数据耦合;在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对灌浆效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对任意排灌浆孔模型进行三维地质模型剖切,揭示每排灌浆孔模型的不良地质体垂直分布情况;通过改变单位注灰量较大灌浆孔模型的颜色属性,耦合其对应的三维地质模型,从而实现单位注灰量在地质模型中的可视化分析;在灌浆参数基础上自动生成其对应的综合剖面,将地质条件耦合到剖面中,赋予综合剖面图地质信息属性;通过对任意灌浆孔段进行地质信息数字化,明确每个灌浆孔段是否通过不良地质体以及各个不良地质体的高程分布;以施工单元为基准,对单位注灰量和地质信息进行耦合统计分析。通过工程应用实例表明,基于三维地质模型对整个坝基灌浆工程的可视化分析,可以有效指导灌浆工作并能对灌浆效果做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分析,为工程管理人员做出快速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动水条件下处理高水头大流量管道型渗漏时,存在的处理难度大、效果差、工期长、材 料浪费严重,技术经济的可控性差问题,研发了能构建静水环境的专利装置止水灌浆盒,提出了定量控 制反向灌浆封堵新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3.
目前存在的灌浆系统对数据的处理采用的多是二维成果图表,但它却不能直观地分析不同灌浆参数的空间分布情况,因此也影响了系统的实用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面向对象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基于B/S结构的三维交互式灌浆可视化系统,从三维的角度提供了一灌浆工程控制分析平台。  相似文献   
4.
灌浆为地下隐蔽工程,合理预测单位注灰量对于控制灌浆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考虑单位注灰量与岩体透水率、岩性、RQD值、破碎程度、灌浆压力和高程等有高度非线性关系,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神经网络模型的单位注灰量预测方法,模型由输入层(6个神经元节点)、隐藏层(13个神经元节点)和输出层(1个神经元节点)构成,并采用遗传算法确定初始权重向量,以确保模型获取的最优值为全局最优解。为验证模型精度,以某水电站为例,采用模型对10组样本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0组样本单位注灰量预测值和实际值绝对误差为0.38~78.75 kg/m,相对误差平均值为15.78%,两者基本吻合,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灌浆工程师可根据预测值实时调整灌浆工艺,实现灌浆质量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5.
汉江孤山航电枢纽工程坝址上游右岸罗行滩滑坡为中型堆积体滑坡,体积约70万m3,为避免滑坡失稳对水库大坝、电站及道路等造成危害,运用摩根斯坦-普莱斯法及不平衡推力传递隐式法进行滑坡稳定分析,并基于计算分析成果,设计了削方减载及前缘护脚、地表排水等滑坡治理措施。结果表明:上述处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滑坡体的稳定性,减小滑坡变形,降低失稳风险。该综合加固处理设计方案合理可靠,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孤山航电枢纽工程坝基基础处理存在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发育、固结灌浆与混凝土浇筑干扰强、地基处理工程量和难度大等问题,针对坝基岩体特性、吕荣线及地下水位分布以及坝高等因素,综合确定该工程坝基固结灌浆及防渗帷幕设计方案。固结灌浆布置于重力坝坝踵区、泄水闸上下游侧,孔排距为2.5 m×2.5 m,孔深为5~6 m。防渗帷幕贯穿两岸山体、重力坝段及泄水闸坝段,采用单排帷幕,防渗标准为5 Lu,帷幕后设置排水孔,帷幕灌浆孔和排水孔孔距均为2.5 m。坝基灌后检测结果表明:岩体声波和透水率满足规范要求;该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坝基岩体完整性、减小了坝基变形、降低了基础扬压力、减少了大坝渗漏量,设计方案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