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建筑科学   1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援转  谢丽冰  陈存恩 《山西建筑》2009,35(36):218-219
针对建筑能耗问题,用博弈论分析农村居民、企业和政府三者在决策过程中的实际行为,得到各类博弈后的解均为不利于节能型建筑建造的纳什均衡,即形成非合作博弈,指出必须结合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改变各博弈方的收益,使博弈达到新的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很多设计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都开展了CAD在土木建筑方面的应用研究,但由于所具备的硬件环境不同,研究方法、手段与目的也就不尽相同。大多数单位都是在中小型机或高档微机上进行,内容多为建筑方案设计,主要致力于研究CAD系统的交互功能和CAD系统的三维旋转、透视功能。这样做当然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大型公共建筑设计项目的方案设计来说,一个实用有效的CAD系统所能起的作用,决不是人可以代替的。因此,人们不惜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去研制这样的系统。但是不能忘记,土木建筑中还有一批面广量大的设计项目,如住宅楼的设计。尽管国内各个设计单位均有住宅楼的定型设计图纸,然而根据我们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是很难直接利用现成的定  相似文献   
3.
结构动力反演计算的灵敏度遗传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结构损伤诊断的反演计算,提出了灵敏度遗传算法。将灵敏度修正操作加入到在遗传算法计算过程中,使遗传过程得以快速收敛,并增加了反演计算的准确性。利用四层平面框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遗传算法能与灵敏度操作很好地结合,灵敏度遗传算法与常规遗传算法相比,是更高效和准确的结构反演计算方法,而且其在带噪声反演计算中也有良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轻屋面点支承平板网架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轻屋面点支承正放四角锥网架结构的网格尺寸、网架高度、点支承的柱距等设计参数进行分析,从受力合理、造价经济等方面考虑,给出参数确定的依据和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5.
混合遗传算法在桁架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文雄  陈存恩 《工业建筑》2005,35(Z1):301-303
应用遗传算法,并对基本遗传算法进行相应的改进,对空间桁架结构截面进行优化。在应用遗传算法的同时,考虑满应力解通常处在最优解附近的原理,将满应力解作为种群中的一个个体参与计算,并通过MATLAB编制相应的程序实现。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得到理想效果,并减少程序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6.
结构动力模型修正的灵敏度方法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结构动力模型修正的灵敏度分析法作了介绍,通过对四层平面框架的动力模型修正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对于本箅例的大部分情况,灵敏度分析法能得到理想结果,但同时也存在部分不理想的情况,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可先使用灵敏度分析法进行模型修正,再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7.
分阶段结构损伤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分步损伤诊断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3阶段结构损伤诊断方法.通过对遗传算法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以逐步评定并排除无损单元的思路来处理结构损伤诊断问题.提出的分步方法中,应用了多次灵敏度遗传算法计算来进行无损单元排除,同时结合残余力向量指标对损伤大致位置进行判断.算例证明,在单纯用1种方法难以完成损伤诊断的情况下,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桁架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雄  陈存恩 《四川建筑》2006,26(1):110-112
应用十进制编码的遗传算法,通过MATLAB编程实现桁架结构截面优化。考虑满应力解通常处在最优解附近的原理,在应用遗传算法的同时,将满应力解作为一个个体引入种群中进行计算。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得到理想效果,并能减少程序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9.
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与实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桩土应力比与沉降是复合地基设计的2个重要参数,针对复合地基设计中难以考虑位移协调的情况,通过对地基基础共同作用方程进行简化,建立考虑桩土位移协调的设计分析方法,并结合广东地区3个不同类型刚性桩复合地基上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的沉降与桩土应力监测实例,得到桩土荷载分担以及沉降的变化规律。实测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方法较好地反映了工程实际状况,比规范方法更加接近实际情况,研究成果可供今后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编制的预应力设计软件PRCDesign,对预应力框架梁设计进行研究,通过具体算例对是否考虑翼缘的抗压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考虑翼缘的抗压作用,可降低钢筋用量,同时反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更为真实的受力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