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镌 《新建筑》2013,(6):128-132
结构在建筑中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双重含义。暴露结构就是要通过物质性来显示内外一致的精神理性,这种单一性的信息表达完美表现了T业时代的建筑本质及其设计语言。,随着防火、节能要求的提出及认识的转变,逐渐沦落为美学标签的结构暴露不得不让位于多元化表达信息的结构表现。  相似文献   
2.
陈镌  岺伟 《新建筑》2011,(5):72-75
气候性因素是影响传统建筑形式的要素之一.对于泉州传统建筑而言,其气候性因素的表现有显著的特点,但在当代运用中又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因此,借鉴当代地域性建筑设计中的气候性对策,分析并归纳出符合泉州当代建筑的气候性对策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无所不在的细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细部的装饰性出发,阐明了细部长久以来为人们所忽略的这个方面,并进而论述了细部与设计及体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建筑表皮到表皮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建筑表皮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建筑表皮主要具有编织性、重复性和透明性三种特性,而且.从建筑表皮到表皮建筑的转变是极少主义建筑的特征,也是当代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这是因为20世纪建筑的主要问题是有关标准化和大众生产的问题,有关重复性和变异性的问题。重复性是经济性、时间性的关键,变异性是建筑个性的关键。因此,表皮问题也是当代表现与建造之间的矛盾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表皮设计时用以提供丰富体验的一些手法,如叠加的表皮、具有表现力的材料、编织性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5.
陈镌 《时代建筑》2005,(2):162-162
细部设计是"在充满了技艺的打样和营造过程中对形态联结与技术构成的经营"。上帝在细部之中,长期以来,这句格言一直是现代建筑师的座右铭之一。然而密斯的上帝往往是带着面具的,为了追求纯净,密斯将绝大多数的细部隐藏在了饰面材料下。对于当代荷兰建筑师而言,细部设计的源头不止是密斯一人,还有斯卡帕、阿尔瓦·阿尔托、路易·康等。如果说密斯代表的是理性的话,那么斯卡帕就意味着感性,阿尔瓦·阿尔托代表了人情味,而路易·康就代表了对材料的精心处理。在当代荷兰建筑实践中,存在着以下几种细部设计的潮流。  相似文献   
6.
陈镌  莫天伟 《新建筑》2006,(2):55-61
针对当代荷兰的建筑细部设计,集中讨论了以下三个理论问题:建筑概念与技术的主次问题、标准化细部做法与非标准化细部做法、细部与整体的关系,并进而概述了概念性细部、雕塑性细部、装饰性细部、没有尺度的细部、悦人的细部、极少主义的细部、非细部这几种设计潮流,在此基础上最后讨论了迭加、脱离、整合这三种细部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7.
陈镌 《新建筑》2015,(2):94-98
着重分析了沙尔克生物研究中心中作为最微小的可度量层面的细部设计,指出康的细部设计从分类到原则、具体手法都贯彻着区分理念:根据不同部位、功能和需要来选择不加掩饰的不同材料,根据层级原则来处理构件等级性的区分及表现,脱离是为了要素之间明晰的区分表现,整合则服务于更大范围上的区分,呼应也是有区分的呼应。当—个概念做到极致以后,它就升华为艺术,成为秩序、不可度量之物。  相似文献   
8.
陈镌  赵巍岩  张鹏 《新建筑》2010,(6):54-59
由于材料的更替是当代设计的必然趋势,而且材料也影响了文化,因此如何从材料更新中来延续传统就成为泉州当代建筑创作的一个焦点所在。在此基础上,借鉴当代建筑表皮设计和极少主义建筑中的材料运用,根据当代审美眼光分析并归纳出泉州传统建筑材料的特点,将其与当代建筑的材料特点进行了对比,进而阐明了当代泉州建筑设计的材料选择原则以及对传统材料进行转换的一些原则和手法,以延续那些具有当代价值的材料特点。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针对中国高校构造教学的困境,基于作者从2009年开始主讲的"构造技术运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建筑-家具一体化设计教学是实现构造、细部和建筑设计三方面整合的一个良好切入点,进而指出这种设计教学能够积极地转变学生的设计思维,提升学生对建筑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