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7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某矿区220kV线路根据雷电分布图采取的差异性防雷措施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分析了风速对线路绕击性能的影响;并结合风速风向和雷电分布图,对该矿区采取以下防雷改造措施:在与风向垂直的线路区的背风侧安装线路避雷器防绕击;对属于危险区域且线路与季风垂直的区域,采用防低接地电阻和安装线路避雷器防反击和绕击;对属于危险区域但受季风影响不是很大的区域,降低杆塔接地电阻防反击。实际运行效果表明,采取防雷改造措施后该矿区线路取得了较好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2.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电缆的布置方式分析了雷电对城市轨道交通电缆的影响,得出沿杆塔泄放的雷电流超过40kA时电缆护套与芯线间的过电压可能会影响控制设备正常工作的结论,提出了敷设分流地线和穿管屏蔽两种电缆防护措施并通过ATP/EMTP仿真分析其防雷效果。仿真结果表明穿管防护效果较敷设分流地线为好,但这两种方式受接地的影响均较大,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接地的有效性。同时,针对已建线路的穿管屏蔽施工较困难问题设计了新的管道装置,以利于已建线路的穿管屏蔽改造。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煤矿变电站因雷击短路造成站内三相短路和继电保护配置不当造成事故扩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线路遭受雷击和雷电波容易入侵变电站提出了更换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为普通避雷器和拆除进线段杆塔上的避雷针以及降低进线段杆塔冲击接地电阻的防雷措施.同时针对改变电站的继电保护不能有效切除变电站内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变电站两端进线的方向保护联合通信,如果两端进线都是外部故障则判断为变电站内部故障,进而可就近及时切除变电站内部故障,填补了线路保护不能及时切除变电站内部故障的漏洞,提高了煤矿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重庆10kV回沙线在雷电活动频繁地区,雷害故障情况较为严重。通过对整条线路易受雷击点和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进行现场调研,从地形对雷电的影响、杆塔高度过高使雷击闪络次数增加和配电变压器防雷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了雷害事故多发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架设耦合地线、加装保护间隙、完善配电变压器保护等防雷措施,达到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确保配电线路供电可靠。  相似文献   
5.
对冲江河110 kV水电站地网设计不合理,接地电阻严重超标的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该水电站周边地形、地质、土壤电阻率等因素进行了测试和调查之后,结合相关规程及水电站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通过铺设水下接地网来对水电站接地进行改造的改造方案;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经济有效的解决水电站接地电阻过高的问题。当水下接地网铺设完成后,我们对其接地电阻值进行了测量。最后通对水下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值与计算值的比较,验证了水下接地网解析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配电网保护间隙在提高线路跳闸重合率和防止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在实验中发现相对于避雷器动作时间,保护间隙动作时间和绝缘子动作时间相差不多。从保护间隙和避雷器动作时间不同出发,在分析保护间隙保护距离时考虑了保护间隙闪络时间对保护间隙保护距离的影响。先通过实验确定绝缘子和保护间隙的伏秒特性曲线,然后利用相交法计算出不同等级雷电过电压下保护间隙和绝缘子动作时间,最后根据保护间隙和绝缘子的动作时间差和雷电波在线路上传播的速度计算出不同等级雷电过电压下保护间隙的保护距离。计算方法可以为保护间隙在工程设计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根据城轨供电系统的特点分析了雷击城轨整流变电站附近杆塔时对整流变电站的影响方式,认为与铁轨并联的均流线和接触网末端的绝缘配置会引起雷击杆塔时过电压入侵到整流变电站,而整流变电站避雷器接地散流效果和均压效果不好是引起整流变电站事故的主要原因。针对避雷器接地和均流线接地散流和均压不良设计了新的接地装置,并用ANSYS软件对比分析了新的接地装置和原有接地装置的接地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接地装置的均压效果相对于原有接地装置的均压效果其最大地电位减小了28%,同时地电位分布的均匀度相对于原有接地装置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大大减小了雷电流通过避雷器入地时对附近设备的影响,进而减小了因雷击整流变电站附近杆塔使过雷电过电压入侵到整流变电站对整流变电站设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某35kV配电架空线路防雷保护装置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智  陶凤源  周锋  张鑫 《电瓷避雷器》2011,(6):46-49,107
丘陵地区雷电活动频繁,对35 kV架空线路的安全运行危害极大.广东山区某35kV线路频繁遭受雷击,在广泛收集该线路运行情况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总结雷害频发原因,提出对线路加装并联保护间隙的防护措施,并对该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设计并联间隙的结构,对间隙试品进行雷电冲击试验,确定间隙两个球极间距离,并计算并联间隙后对线路雷击...  相似文献   
9.
煤矿用电负荷属于一类负荷,对供电的要求性比较高.由于山西阳泉煤矿集团的35 kV线路多处于山地,受地形的影响,雷电活动较为频繁,线路雷击跳闸率较高,严重影响矿区供电的可靠性.从现有防雷措施不当和线路绝缘配置不合理等方面对该煤矿集团雷害事故较为频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拆除消雷器、两回线路采用不平衡绝缘和加装线路避雷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某500 kV变电站站内、站外的电磁环境进行测量,归纳分析了该变电站的工频电磁场水平,得出了其完全符合电磁环境保护要求,不会对周边居民及站内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