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5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1篇
无线电   1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建筑的文脉文脉是Contexture的直译,原意是指纺织物的纹理、质地和组织方法等。引伸出来的意思则是文章词句中的上下文关系、脉络条理等等。大观园里贾宝玉的孔雀裘后襟子上烧了指顶大的一块烧眼,急着要补起来。园中上下之所以着急万分,而且“织补匠,能干裁缝、绣匠并做女工的”“都不敢揽”,就是因为新补的地方务必要与“金翠辉煌,碧彩闪烁”的“雀金呢”有着一致的文脉。如果不照顾文脉,只需补洞而已,那么即使是碗口大的洞也只要三针两线就缭上了,连焦大也是可以胜任的,根本用不着心灵手巧的晴雯姑娘带病操劳。城市和乡村未尝不是一件超大型的“孔雀裘”,每添建一座新的建筑都是在对“雀金呢”进行增织和补缀。所以,要讲究文脉是不言而喻的。建筑师的  相似文献   
2.
一、城市行人“步行权”的失而复得 工业革命以前,城市街道的主要功能是为步行的人提供方便,即使是骑马坐轿,与行人也没有大的冲突。行人漫步街头可以左顾右盼,随便穿行,不仅可以欣赏街景,还可以观望街道远处的“对景”,如城楼、市楼等建筑;还可“借景”,城外的景物如山峰、古塔等也可以“借”入城里来,以便漫步观赏。那时生产力低下,行人移动的速度很慢。所以清朝末年有“紧走,快走,三天走不出汉口”的谚语。 工业革命后有了汽车。这种快速移动的机器,打破了街市的宁静,也给行人带来生命危险和精神压力。于是行人被迫挤上了…  相似文献   
3.
(十五)建筑的信息量如今写文章按字数计稿酬,做建筑设计按平方米算设计费。这往往会使人误以为文章长、建筑面积大则信息量也就大。其实信息量与文章长短或建筑体量大小并没有必然联系。信源(即建筑师)所发出的消息如果是信宿(即建筑的使用者及鉴赏者)所已知的,那么信宿就未获得任何信息。其信息量是零。方形房间的一角被了解之后则另外三个角就不再有信息提供给鉴赏者。所以《论语·述而》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说法。  相似文献   
4.
运斤堂札记     
九、建筑语言中的引喻在1979年编著1982年出版的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罗小未先生提到后现代派的一位发言人斯特恩(Robert A.M.Stern)把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结为三点:文脉主义、引喻主义和装饰主义。对于后现代派的看法当然是见仁见智的。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建筑思潮和理论研  相似文献   
5.
埃特林恩(Etlingen)是德国西南部的小镇,距德法边界莱茵河约15公里。1966年设镇时,人口为2万。后来6个村并入辖区,到1987年,统计人口为3.85万人。发展规划人口为7·5万人。这是一个古韵悠然的现代化小镇(图1),在德国的城镇中很有典型性。根据中德文化交流执行计划,承蒙卡尔施鲁厄(Karlsruhe)大学建筑系主任Wulf Schirmer教授盛  相似文献   
6.
在论述风景园林设计的著作中常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之分。这种分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亦不可太当真。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树木花草就很难说是属于“人文”的,还是属于“自然”的。常见花木在古人心目中都是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深刻的意义。松柏长青喻意永恒;白杨萧萧适于墓园;金桂飘香象征科举得意等等。  相似文献   
7.
信息社会在悄然到来。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日常生活的变化已经非常巨大。曾几何时我写文章.原来要在有格子的稿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俗称“爬格子”。如今用电脑写字不再艰辛,“文章信口雌黄易”、轻松愉快打出来。写成了也不用邮寄,通过电子信函,立即就发到编辑部去了。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     
从提出“以人为本”目标,到实现“以人为本”的建设,还有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我们建设工作的决策者、设计者、施工者、管理者、使用者,对于如何在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还是经验不足。主观上想做好,但是如何才能做得好,需要研究和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陶友松 《新建筑》1999,(4):92-92
使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在中国建筑界已经是很普及的了。但是如何用好计算机这一设计工具来创造建筑的新形象,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的。计算机文化基本上是一种“逆向文化”。青年人,甚至娃娃,要比老年人更熟练。而建筑设计和创作则大体上是一种“顺向文化”,有着古今?..  相似文献   
10.
运斤堂札记     
一、工匠的情谊战国时宋国的庄周是道家的中心人物之一。他虽然只是漆园吏之类的小人物,然而有一位十分显赫的朋友——梁国宰相惠施。庄子和惠子地位不同,学术观点也不同,所以他们经常争辩和诘难。惠子死后,庄子在他的墓前发表了一篇别具一格的悼辞,大意说:郢人在做泥水活时鼻端沾了一点薄如蝇翼的白垩,他让一位名叫石的工匠刮掉那点白垩。匠石挥动斧子“运斤成风”放手斫去,斧子准确地削掉了垩点而毫未伤及郢人的鼻子。郢人对匠石充分信任,“立不失容”。后来宋王知道了这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