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0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总结了南京金都大酒店加层结构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原建筑物的加固、基础改造、加层部分与原建筑物之间的构造处理、预应力加固施工中应力控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陶茂之  韩云乔 《建筑技术》1997,28(2):104-106
南京国贸中心大楼基坑开挖较深,施工环境差,工期要求紧。施工中支护承重结构选用钻孔灌注桩排桩封闭方案,通过对支护结构的计算及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使工程得以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3.
南京地区深基坑开挖变形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一百多项深基坑(厚度6m以上)支护设计的审查和根据基坑开挖后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和监测资料,对深基坑破坏的因素及特点,基坑开挖后的变形机理和影响变形的八种因素,以及地面沉降的预测计算等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浅层轻微液化软土上新近推填土场地做地基处理多方案比较,采用深搅与碎石桩综合处理,兼顾地基承载力与消除液化的影响。对静载荷试验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异常现象,通过原因,对新填欠固结土采用了有效的加固措施,修证了P-S曲线,经实践检验效果良好满足了设计与使用要求。提出了在设计与施工方面若干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南京市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的高层建筑首次采用静压桩基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提出了软土地区采用静压桩基在设计与施工方法上应妥善处理的若干问题,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高层建筑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复合地基中刚性桩与柔性桩不同的破坏机制和承载特性、影响复合地基强度和刚度的主要因素:有效桩长、置换率、桩土应力比和桩土变形协调等分析比较,探讨刚性桩复合地基用于一般十~二十层高层建筑的软土地基处理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根据数项工程实例和静载试验结果说明加固效果,并简单介绍刚性桩成桩工艺.  相似文献   
8.
针对<南京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32/J12-2005)有关基坑悬臂式与单支点支护结构抗倾覆安全系数取值高于其他相关规范问题,通过理论分析、规范释义、查阅相关科研成果、社会调查和经验总结,阐明了抗倾覆安全系数的性质.根据本地区软土特性,以安全可靠为前提,论证了"南京规范"抗倾覆安全系数取值偏高的事实,以供"南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作参考,以避免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  相似文献   
9.
南京国贸中心大楼基坑开挖较深,施工环境差,工期要求紧。施工中支护承重结构选用钻孔灌注桩排桩封闭方案,通过对支护结构的计算及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使工程得以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10.
某高层建筑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基坑开挖后,进行了多项原位载荷试验以及桩、土应力测试;在建造过程中,进行了沉降观测,并对复合地基应力变化做了跟踪测试。基于试验数据,对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荷载分担特性、桩身应力分布特征、基础沉降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桩底后注浆工艺对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具有高承载力和低变形的性能;非挤土成桩工艺增强体,对桩间土也具有加固效果;采用桩底后注浆工艺,可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减小变形,加固效果在高荷载水平下较好;基础底板及上部结构刚度对桩的不均匀受力具有一定的调整能力。提出了根据荷载和地基反力分布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变刚度调平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