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6篇
能源动力   3篇
无线电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载氧体作为化学链转换技术的核心与关键,其性能决定了反应过程的经济性和稳定性。采用石墨成孔浸渍法制备了4种不同含量Cu修饰的Cu-Mn复合载氧体,对其进行了表征和抗磨损性能实验。在热重分析仪上研究了载氧体的释氧特性和循环反应特性,并采用Model-free method分析了载氧体的释氧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载氧体制备过程中活性组分CuO和Mn2O3并未与惰性载体MgO发生化学反应。Cu修饰对载氧体具有拓孔作用,可以显著提高载氧体比表面积和总释氧量,降低释氧所需温度,缩短释氧时间,降低释氧活化能。但随着Cu含量的增加,载氧体抗烧结性能和抗磨损性能逐渐降低,且随着循环次数增加,载氧体循环反应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过程热经济学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年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热经济学模型。以北京某楼宇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为例,进行了热经济学模拟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核电厂建设投资高、子项多、工期长、且建设单位数量多,关系复杂。目前,我国的核电工程建设主要采用总承包(EPC)管理模式。从价值网络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核电EPC模式价值网络的构成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污泥与准东煤在CO2气氛下的共气化特性,利用电加热式固定床和热重分析仪研究了共气化产气特性规律及共气化动力学特性规律,并采用Model-free Method计算了共气化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等温气化过程中CO、H2和CH4的体积分数随着反应的进行先升高后降低;随着准东煤质量分数的增加,可燃气中CO体积分数逐步升高,H2和CH4体积分数逐步降低,冷煤气效率则先升高后降低;程序升温气化的干燥脱附阶段和慢速气化阶段,样品总失重量随着准东煤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快速气化阶段则反之;共气化反应的平均活化能随着准东煤质量分数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污泥与准东煤的掺混具有正向促进气化反应的协同作用,并且在污泥与准东煤质量比为4∶6时共气化的协同作用最强烈.  相似文献   
5.
电磁感应蒸汽发生器的使用不仅符合当代绿色发展的主题,更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燃煤、燃油、燃气以及电加热锅炉的简要介绍,列出电磁感应蒸汽发生器的一系列产品优势,同时对其现状和发展提出改进意见,为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太阳能—燃气热泵系统供热模型,对系统内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进行耦合。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太阳能-热泵系统的两种供热运行模式:单一太阳能模式,太阳能-热泵联用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得到系统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系统特性,从而得出了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佳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7.
鞠睿  王艳  张瑞卿 《广东化工》2011,38(9):215+217-215,217
文章从实验教学角度出发,指出实验教学体系重新构建的迫切性,并提出构建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思路,以期对我国同类专业实验室改革有所启迪与帮助。  相似文献   
8.
基于西气东输工程在沈阳燃气于洪天然气门站进行的一级动火连头作业工程实例,介绍了在天然气改造和扩建等施工作业中的动火连头技术,针对动火的危险性和重要性,制定了一整套安全可靠的动火连头技术方案。该工程应用了磁力钻开孔、爬管机机械切割、气囊封堵、氮气置换、对口焊接、无损检测等技术,为城镇燃气工程——动火连头作业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俊峰  鞠睿 《广东化工》2013,40(4):116-118
文章以BIN参数为基础,模拟了某度假酒店的冷热负荷。根据地源热泵的性能参数,计算了两种典型方案的运行能耗及费用。对比了地表水源热泵和传统的空调系统的投资及运行费用,为地源热泵在商业建筑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在目前的运行条件下,地源热泵的运行费用低于传统空调,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深层地热井换热原理,数值分析不同地质参数下中深层地热井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单井取热量、能效系数、热泵机组COP以及岩土温度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岩土导热系数对长期运行期间的单井取热量、能效系数的下降比例影响较大,且岩土导热系数越小其下降比例越大.岩土导热系数为2.0 W/(m·K)时,第30年的单井取热量、能效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