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针对目前多层住宅采用砖混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情况,分析了其产生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指出这些预防措施可使裂缝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以灾害应急物流为研究对象,以运筹学存储理论为基础,以ExtendSim为仿真工具,研究随机条件下,应急物资的合理储备问题。构建储备策略模型,分析四种存储策略,以提高应急物资的利用效率。通过实际案例的仿真计算,比较四种存储策略优劣,为适应应急环境下应急物资快速响应,确定最优存储方案。通过研究,将对我国应急物资储备问题提供一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3.
4.
探讨相同传热面积,不同长径比的两台管壳式油冷却器,对其传热及综合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长径比为2.9的油冷却器的热交换量仅为长径比为6.6油冷却器的48.9%,壳程压降较长径比为6.6的油冷却器平均降低41.9%。这说明,对于管壳式油冷却器,在一定的油流量范围内,长径比越大,换热效果越好,同时壳程压力降也随之增大。当油流量在200 L/min内,大长径比的油冷却器的综合性能要优于小长径比油冷却器。但是,随着油流量的不断增大,大长径比油冷却器的流动阻力要远大于小长径比的油冷却器,其综合性能不及长径比小的油冷却器。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聚硫酸铁单元生产的产能、稳定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单耗、提高生产安全保障度,同时大幅度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在原有反应釜搅拌加热生产工艺、循环泵加射流器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接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智能化控制系统,对操作和工艺控制点进行了更新改进。结果表明:通过引入PLC控制系统,可将原有工艺的液氧单耗从0.025 t/t降低至0.019 t/t、亚硝酸钠单耗从0.01 t/t降低至0.005 t/t,同时可将产品的全铁含量方差从0.02下降至0.003、盐基度方差从0.883下降至0.529,基本实现了氮氧化物的零排放,确保了工艺控制的稳定性,实现了安全环保的最大保障。  相似文献   
6.
魏小兵 《电子技术》2022,(4):234-235
阐述数控实训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数控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以及教学实践,包括推进校企合作、形成数控实训教学系统、保障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7.
对两种不同角度的螺纹翅片管,分别在螺旋折流板及新型壳程挡板支撑下的3种结构的油冷却器进行了传热与阻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翅片角为5°的螺纹翅片管的传热性能比翅片角为13.5°的螺纹翅片管提高10%~30%,而流动阻力相差很小。对于同角度的螺纹翅片管油冷却器,新型阻流片壳程挡板虽然传热效果不及螺旋折流板,但是其壳程压降较螺旋折流板降低30%~40%,且单位压降下的热交换量提高10%~40%,这种结构对于大流量、长径比大且对壳程压降要求较高的油冷却器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剩余油高度分散及薄差层动用程度低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研究典型油田剩余油的分布特点,总结了水力喷射、超短半径水平井两种定向挖潜技术的应用效果,定向挖潜技术成为油田挖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全程给水控制系统在柳林电厂2×600MW机组投运可以有效地提高大机组效率,降低辅机的损耗。系统阐述了全程给水控制系统结构以及运行特点,对该系统在给水泵启动控制、给水阀切换、给水泵最小流量控制和汽包水位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试运行深入地研究了该系统的调试及投运方法,摸索了一套适合柳林电厂机组运行特点的主控参数,对同类型电厂全程给水控制系统的投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魏小兵 《山西建筑》2003,29(18):40-41
介绍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工程实例,就相邻建筑基坑的支护设计及应用作了阐述,提出了相邻建筑基坑支护的特点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