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普及,电脑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危害也在成倍增长,并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商业秘密、国家安全乃至个人隐私等各个领域。网络通信安全对于每一个计算机用户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了解掌握网络通信的安全策略对我们来说,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板式连接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延性、结构影响系数、节点受力模式、屈服机制以及节点处梁柱附加弯矩分布规律,对两榀按1:2.6缩尺的3层中心支撑钢框架进行了静力推覆试验。结果表明支撑失稳后楼层水平刚度明显降低,但由于人字形支撑受拉斜杆的存在,楼层能够维持足够的水平承载力。弹塑性层间侧移角远高于抗震规范要求,具有较大的延性系数和结构影响系数。支撑节点板附近的梁柱上存在附加弯矩,基于弹性极限状态,得到了附加弯矩指数的试验值。支撑端部深入节点板较多时,节点板在支撑失稳后以圆弧塑性铰线形式产生面外转动,仍具有高于支撑的极限承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结构屈服机制合理,体现为支撑屈曲或屈服在先,节点板屈服和梁柱屈服在后,符合抗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特殊铰接中心支撑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铰接中心支撑框架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和支撑体系的破坏模式,获得梁、柱中附加弯矩的变化规律,以8度抗震设防的某3层中心支撑框架结构为原型,按1∶4的缩尺比例设计制作试验模型,并对其进行了24种地震动工况的模拟振动台试验.发现在3种地震波(Coalinga-03、Kobe、Kocaeli)的多遇烈度以及人工地震波的罕遇烈度下,结构模型的层间位移角都满足中国现行规范要求.结构能够实现大震不倒,甚至在多次罕遇地震作用后仍然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表明该体系在高烈度区也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支撑节点板的存在,导致梁柱上存在附加弯矩,特别是支撑失稳后附加弯矩的影响尤为明显.经历了多次罕遇地震动的检验,支撑及其连接的设计完全实现了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原则.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络急速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领域,移动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开放、交互的特点也使其被视为信息产业的下一个金矿。文章在数字化信息发展的背景下探讨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并对相关的主要技术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刘树亚  麦浩 《土工基础》1999,13(4):30-32,35
介绍深圳地铁水晶岛站边坡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经验和教训,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