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5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黄功洛 《福建建筑》2011,(3):110-111
试验采用先气浮后生化的工艺,将气浮工艺与生物接触氧化池集成为一体,利用气浮工艺去除原水中的浊度、氨氮、COD<,Mn>、藻类、UV<,254>等物质,同时还能为后续的生化工艺提供必需的溶解氧和一定的屏障作用,从而达到利用生物氧化方法进一步去除污染物质,减轻后续工艺负担和改善出水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季胺盐阳离子淀粉醚处理石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来源广,价格低廉,改性后的产物可完全生物降解。试验采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季胺盐阳离子淀粉醚,作为PAC的助凝剂对石化废水水样进行混凝搅拌试验,并对絮凝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3.
将絮凝体分形技术应用到化学强化方法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研究。实验采用受到有机物污染的东湖水作为原水,结果表明,分形维数是评价水处理工艺中絮凝程度的灵敏指标,对实际应用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降雨水文资料的积累,各地采用年最大值法推求暴雨强度公式的条件趋于成熟。以诏安县为例,分析比较了年最大值法与年多个样法推求暴雨强度公式对现行市政排水设计的影响,建议新旧工程设计标准进行衔接时要注意重现期的转换,并且为了提高设计标准应当适当提高重现期,并进行校核;一般年多个样法重现期与年最大值法重现期无明确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5.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微污染源水的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州市东南区水厂的主体工艺为机械加速澄清池和双阀滤池,受闽江口潮汐反涌的影响,其源水中的氨氮浓度升高并呈周期性的变化,导致出厂水水质不能达标.采用三段式臭氧接触池/生物活性炭滤池工艺处理澄清池出水,考察了其净化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2.0 mg/L、三个接触室的气量比为5∶3∶2、活性炭滤池空床接触时间(EBCT)为15 min时,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可达75%以上,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29%~54%)和(50%~64%).与下向流运行方式相比,采用上向流方式可使对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率提高5% ~10%.  相似文献   
6.
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普遍采用MBR+NF典型处理工艺,其产生的膜浓缩液现有少量应用无害化处理工艺,但难以长期稳定运行;考虑膜浓缩液难处理主要是由腐植酸引起的,因此,对腐植酸资源回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新技术途径。介绍浓缩液中腐植酸和有价无机离子资源回收技术,其中采用UF和NF组合工艺提取浓缩液中腐植酸为水溶肥料,实现浓缩液无害化将是具有广阔市场应用前景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7.
新型陶瓷滤料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工业废水回用工程——山东鲁梅蚕丝厂废水处理过滤系统中进行了连续的生产性对比试验,并通过COD、SS等参数的检测来评价新型陶瓷滤料的去污效果,然后探讨了利用这种新型水处理材料替代石英砂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新型陶瓷滤料明显优于传统石英砂滤料。新型陶瓷滤料具有出水水质好,过滤周期长,滤层成熟期短,节水节能,并能够延长后续吸附塔活性炭的使用时间等优点,进一步提高了污水处理回用于生产的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南方某水厂微污染水源水设计新型气浮生物过滤一体化单元进行颗粒活性炭、陶粒填料对比中试研究,发现两种填料对浊度的处理效果均十分稳定;当进水氨氮<2.5mg/L时,活性炭填料具有更好的处理能力;活性炭填料具有70%左右的CODMn去除率,陶粒填料对CODMn的处理能力波动较大;气浮对混凝后水中氨氮可有约10%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湖库水在夏季藻类含量过高的情况,采用以超滤为核心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考察了超滤中试系统对藻类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超滤系统出水的浊度、CODMn、细菌数量等指标均优于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出水浊度为0.1 NTU,CODMn平均去除率为40.0%;前加氯有助于有机物和细菌的去除,CODMn去除率提高了5.8%,膜出水的菌落总数有所减少;超滤系统出水平均藻密度为4.6×104个/L,低于卫生部推荐《饮用水源中藻类卫生标准》警戒限值,也远小于水厂工艺出水藻密度;在超滤之前增加预处理工艺能有效改善超滤过滤性能,膜过滤水厂沉后水的SF比直接过滤原水高出45%左右。超滤膜恒压运行时,0.055 MPa时的膜通量比0.040 MPa时高32%左右,但降低跨膜压差,维持相对低一些的膜通量可以使系统产水更加稳定。因此,采用以超滤为核心的组合工艺能有效地控制湖库水中的藻类,保障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对福州市东南区水厂的微污染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了该工艺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并针对原水中污染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提出了可行的工艺设计参数和建议。结果表明,当原水的氨氮和CODMn分别为(0.15~2.0)、(2~4.1)mg/L时,在HRT为1 h、气水比为1∶1的工况下,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氨氮和CODMn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70%以上和15%左右。随HRT的缩短、水温的降低及气水比的减小,系统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会相应下降,但原水的水温基本满足工艺的要求,而要保持填料的流化状态,曝气量需在2m3/(m2.h)以上。可行的生物预处理工艺设计参数:采用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串联运行,总HRT为45~60 min、总气水比为(0.8~1.2)∶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