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朱黎  谭建军  黄双林  胡涛  徐鹏飞 《电讯技术》2017,57(9):1071-1076
针对ZigBee网络与WiFi网络共享2.4 GHz频段造成的信道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调频再扩频技术的ZigBee网络中WiFi干扰避免方法.该方法根据检测接收数据包中的链路质量指示值计算ZigBee网络链路通信质量,将链路通信质量作为判断WiFi网络干扰强弱的依据:当链路通信质量低于最低容忍阈值时,利用线性调频再扩频技术展宽ZigBee网络信道射频信号频谱,反之则保持原有射频信号频谱带宽传输数据.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明显提升ZigBee网络抗击WiFi信号干扰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层的现场砂井浸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厚度黄土湿陷变形室内试验评价不准确,现场原位浸水试坑试验评价方法周期长、费用高且难以适应线性工程技术要求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现场试验评价方法:砂井浸水试验方法。其核心是利用湿陷变形土体与未湿陷变形土体之间产生相对沉降差及地裂缝,通过湿陷性黄土场地设置砂井,将水直接导入某一深层湿陷性黄土地层及砂井圆周边土体,以此来测定砂井井底下地层和砂井孔深范围内黄土的湿陷变形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花费小、周期短和灵活性高等特点。依托宝兰客专建设项目,在具有代表性的大埋深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开展了4个不同深度的砂井浸水试验,测试了砂井场地的沉降变形及井底湿陷性土层的沉降变形,同时配合井底土层含水量的量测,分析了井底黄土的湿陷性变形特征。参考现有规范中建议的该地区自重湿陷量修正系数,对比砂井浸水试验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初步论证了砂井浸水试验的合理性,及其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线性工程上运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在未来无线通信网络中,协作通信的性能依赖于通信资源的有效分配,比如中继选择和功率控制等.在本文中,我们建议了一个分布式买者和卖者博弈理论框架,以满足用户链路质量需求为基础,解决多用户协作通信中最优化中继选择和功率控制.本文联合考虑了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功率分配,进而优化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收益.这里提出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源节点找到相对位置较好的中继节点以及在源和中继之间进行最优化功率分配从而最小化源节点的支付,而且有助于相互竞争的中继节点提供优化的价格以最大化它们各自的收益.此外,这里的优化价格可以仅由局部信道状态信息和其他节点的能量价格决定.如果获得的中继节点总数增加,全网的能量消耗会更低.  相似文献   
4.
从气田生产现场计量器具、天然气流量计量、液体流量计量以及计量标准的建设四个方面对榆林气田计量系统现场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优化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榆林配气站DN300超声波计量装置、配套管线出现的周期振动、喘振、气流噪音以及站内DN250计量装置及配套管线设备相应出现自激振动的现象,应用VM63A便携式测振仪,对不同运行状态下,该站振动关键点进行了详细的管线振动检测,得到了一些重要数据和推论。通过对站内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模拟,建立了平衡管线的力学模型,采用ANSYS软件进行了系统应力分析,证实了优化措施的可行性,从而提出了适当的改进措施,以期减轻管线振动,从而延长管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6.
对襄渝铁路新建二线中的小净距隧道从勘察、设计、施工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力求实现襄渝二线施工后保证既有隧道安全,铁路运输畅通。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快速发展,规划落后于建设实践的矛盾日益突显,地下空间的碎片化开发及不合理规划带来了诸多问题。基于既有浅层地下空间建设网络化地下空间的需求导向,提出了“规划设计先天不足、拓建开发后天弥补”的浅层地下空间拓建思路。通过地下空间拓建案例统计分析,提出了网络化地下空间、地下空间拓建等相关概念,以及拓建方式的5种基本类型和18种亚级类型。在地下空间拓建扰动传导路径及内在工作机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拓建扰动分级评价体系,建立了不同拓建方式之间的联系。基于不同拓建方式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和典型案例解析,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技术将向透视地下、高效装备、装配结构和智能建造方向发展的未来趋势。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城市地下空间高效、规范拓建提供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