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8篇
水利工程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生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协同,有助于城市健康宜居、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概述了生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协同优化研究的背景、目的 与意义,通过分析现状问题给出了策略与措施,对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回顾分析2016—2021年医疗机构备案制备的氟[18F]脱氧葡糖注射液的质量情况,为提高医疗机构制备氟[18F]脱氧葡糖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水平和操作规范性提供参考。按《中国药典》对38家医疗机构制备的123批氟[18F]脱氧葡糖注射液进行质量分析,产品不合格率为14.6%,不合格项目主要为pH和残留溶剂。通过对样品不合格原因、制备及质控过程的分析,认为主要与生产单位质量控制意识不强有关,且存在检验项目不全、检验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建议医疗机构加强制备及质量控制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梳理了截至目前"十三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城镇水务领域的资助情况,从资助金额、项目类型、地域和依托单位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给水处理、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给排水系统、城市水环境修复等不同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指出基金资助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完善科研资助机制、引导技术创新两方面,分别对行业管理者和研究者提出相关建议,助力解决现阶段科技创新供给不足、成果转化不力等问题,以进一步推进我国城镇水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不断兴起.特别是"城市更新行动"的提出,对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在满足生态环境需求基础上,如何盘活土地资源,完善城市功能,发挥综合效益,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发展状况,分析了其建设特点和需重点关注的问题,结合案例介绍了几种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模式,探讨并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的迅速发展,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在近年来经历了快速的增长。根据估算,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2007年的8.4 Mt CO_2-eq增长至2016年的31.4Mt CO_2-eq,增长了2.7倍。温室气体排放中,以CH_4及N_2O的直接排放为主,其占排放总量的比例从2007年的52%增长至2016年的68%。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排放总量表现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排放强度则表现为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污水处理规模对于排放强度的影响不显著,而技术的影响则比较明显,氧化沟以及曝气生物滤池和生物膜法的排放强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碳排放核算是污水处理开展碳减排工作的重要基础,为我国建设领域碳排放早日达峰做出积极贡献.本文简述了国内外污水处理系统中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边界,并对五类主要碳排放核算方法进行全方位比较分析,以期能对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核算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城市水体的关注和治理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本文从黑臭水体治理发展脉络出发,归纳总结不同阶段黑臭治理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主流的先进技术,以及技术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战略,可持续的绿色生态城区已成为城市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本文在梳理生态城区概念、内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建设重点等方面,系统解析绿色生态城区理念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和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目标,并对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更多城市开展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中国污泥处理处置领域研究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本文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核心期刊为数据源,使用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国内污泥处理处置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年刊发的225篇相关论文分析,绘制出可视化图谱,得到中国污泥处理处置领域污泥资源化方向的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研究机构分析以及国内作者合作知识图谱、研究前沿图谱,以期为今后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滇池主城区是滇池流域最重要的污染源,对其进行源解析工作,识别主要污染物在不同来源和不同时空上的排放特征,对于滇池水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通过基于过程模拟的源解析方法,建立陆域污染负荷产生-汇集-排放模型,对昆明主城区开展了高时空精度的源解析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水污染控制措施并估算其减排潜力。结果表明,2014年全年昆明主城区入湖污染负荷为化学需氧量20 527t,总氮6 226t,总磷253t,氨氮1 199t。其中,面源污染是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氨氮负荷排放的主要来源。通过源解析工作,在子流域空间精度和日时间精度上,识别出了污染物负荷排放量及其来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减排潜力估算结果表明,昆明主城区仍有较大的减排潜力,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和氨氮负荷最高能分别削减59%、59%、74%、69%,且减排工作应重点放在对城市面源污染和总氮负荷的控制上。通过流域陆源污染负荷源解析并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能够促进流域实现精准治污,提高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