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3篇
矿业工程   10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199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工频电流破碎不合格大块矿石的原理是,在具有导电性能的矿石两侧外加电极,输入高压工频电流,形成导电通路,电流发出很大的热量,使矿石产生热弹性压应力和拉应力,随即出现裂缝,直至破碎。 1961年苏联开始这方面的研究试验工作。当时采用yPH装置,其电极工作电压2千伏,设备容量为100千伏安,安装在履带式行走机构上。另一  相似文献   
2.
何景强 《煤矿安全》2019,(4):191-194
针对煤矿井下防爆无轨胶轮车的设计及使用环境,分析了其火灾特点与主要成因,并从火灾发生的三要素(助燃剂、可燃物、引火源)出发,得出了无轨胶轮车表面的油污煤泥积聚、布置混乱的胶管电缆是火灾的主要可燃物,发动机舱意外高温、电缆磨损短路是主要引火源。并从防爆无轨胶轮车的设计制造、检修维护、管理使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预防火灾的对策,重点介绍了3种不同工作原理的车载自动灭火系统,对比了其各自的优缺点和对煤矿用防爆无轨车辆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型大坡度支架搬运车闭式液压行走系统散热性能的理论计算、样机试验测试等方法,校核了液压系统补油量与冲洗流量匹配的合理性,并与同类车型散热系统对比,明确了液压油散热器散热功率不足是导致油温过高的主要原因。利用风速仪对原机流过该车散热器的不同位置的风速进行了测试,在测试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串联副散热器和增开通风口的方式增大了系统散热功率,解决了该车油温过高的问题,样机经过三个多月的井下工业性试验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同类其他工程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某型矿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铰接轴出现断裂失效现象。通过对断口的宏观观察,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力学分析,结合分析结果与断口的宏观特征,找出了铰接轴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为疲劳断裂,疲劳起源为键槽尾端,并在不改变机架结构的基础上对铰接轴结构进行了优化,经实践检验后使用良好,未再次出现断裂失效事故,为轴类零件的设计和安全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何景强 《煤炭工程》2009,52(6):179-183
为了更好的发挥无轨辅助运输的最大效率,指导设计和采购人员对无轨胶轮运输装备的正确选型,文章基于《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安全使用规范》(AQ 1064—2008)、《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 50533—2009)、2016版《煤矿安全规程》,并参考目前市场上主流无轨胶轮运输装备的性能参数,从系统的角度阐述了无轨辅助运输所涉及的巷道断面参数、巷道路面及坡道条件、各种硐室的设计尺寸、巷道通风要求等相关参数,为矿井无轨辅助运输的设计及巷道、硐室的无轨化改造提供了参考依据。最后,以某矿井实际条件数据为依据,详细的论述了无轨胶轮车配套选型过程。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某煤矿竖井液压支架入罐运输时,平板车装卸液压支架耗时耗工、转载环节复杂等带来的运输效率低下、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应用TRIZ创新原理研发了一种专用于重型液压支架竖井运输的搬运车及运输工艺。该支架搬运车采用一种具备自装自卸功能的U型框架式拖车为支架的承载结构,通过快换机构可与牵引车快速连接与断开。罐笼运输时,U型拖车与其装载的液压支架整体牵引入罐并运送至井下,出、入罐笼均采用多功能牵引车牵引。该搬运车运输工艺与目前普遍采用的平板车运输方式相比,井下无需二次转载和辅助吊装设备,可直接将液压支架运输至采煤工作面,提高了运输效率及安全性。经该矿工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相较平板车运输工艺,其设备、人工直接成本增加仅为22.6%,而其运输效率可提高70.8%,为煤矿重型液压支架竖井罐笼运输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无轨运输工艺。  相似文献   
7.
8.
9.
何景强 《煤炭工程》2019,51(7):160-164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对某型蓄电池支架搬运车进行了多体动力学分析,获得了车辆满载平路、满载爬10°坡、满载低速通过深100mm沟壕路面三种典型工况下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相关参数及各部件的受力状态。并以最恶劣的第三种过壕沟路面工况仿真结果为载荷依据,在有限元软件中对整车机架进行了强度分析,找出了前、中、后三段机架设计的缺陷部位,并通过增加结构性筋板、减小板材厚度、加开减重孔的方式减小了应力集中,提高了机架的结构强度,在满足使用要求及材料许用应力的前提下三个机架总减重达22%。该车经过一年多的煤矿井下工业性试验,机架强度完全满足现场使用要求,为同类车型的动力学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何景强 《煤炭工程》2020,52(6):179-183
为了更好的发挥无轨辅助运输的最大效率,指导设计和采购人员对无轨胶轮运输装备的正确选型,文章基于《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安全使用规范》(AQ 1064—2008)、《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 50533—2009)、2016版《煤矿安全规程》,并参考目前市场上主流无轨胶轮运输装备的性能参数,从系统的角度阐述了无轨辅助运输所涉及的巷道断面参数、巷道路面及坡道条件、各种硐室的设计尺寸、巷道通风要求等相关参数,为矿井无轨辅助运输的设计及巷道、硐室的无轨化改造提供了参考依据。最后,以某矿井实际条件数据为依据,详细的论述了无轨胶轮车配套选型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