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68篇
  免费   967篇
  国内免费   668篇
电工技术   1065篇
综合类   903篇
化学工业   1842篇
金属工艺   634篇
机械仪表   943篇
建筑科学   1607篇
矿业工程   632篇
能源动力   350篇
轻工业   1966篇
水利工程   582篇
石油天然气   642篇
武器工业   247篇
无线电   1684篇
一般工业技术   963篇
冶金工业   677篇
原子能技术   244篇
自动化技术   2422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39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335篇
  2019年   480篇
  2018年   432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390篇
  2014年   854篇
  2013年   665篇
  2012年   723篇
  2011年   754篇
  2010年   745篇
  2009年   758篇
  2008年   771篇
  2007年   863篇
  2006年   792篇
  2005年   709篇
  2004年   680篇
  2003年   608篇
  2002年   487篇
  2001年   552篇
  2000年   498篇
  1999年   400篇
  1998年   295篇
  1997年   290篇
  1996年   318篇
  1995年   295篇
  1994年   241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237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204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94篇
  1984年   81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44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14篇
  1966年   6篇
  1965年   9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西安地铁9号线香—纺区间先盾构隧道后矿山法横通道风井施工为例,为工程控制地表沉降和侧向变形提出合理的加固范围。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地下横通道注浆加固范围对具体工程地表沉降和侧向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固范围的增加,地表变形和侧向变形均得到明显的限制。加固范围超过2m后,随着加固范围的持续增大,虽然可以继续减少地面沉降,但加固效果逐渐减弱;但对于通道侧向变形,加固2m,并没有起到关键作用,随着加固范围的增加,侧向变形的减小非常显著;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最终确定工程暗挖通道加固范围为3m。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近年来天然染料染色过程中媒染剂的研究现状。首先对非铬金属媒染剂、天然媒染剂以及复配媒染剂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其次对这三种媒染剂媒染原理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媒染剂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铁矿石磁化焙烧技术与装备存在焙烧产品质量差、产能低、能耗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创造性提出了一种“预热-蓄热还原-再氧化”悬浮磁化焙烧新工艺。该工艺具有原料适应性广、焙烧产品质量均匀、回收率高、生产能耗低、无污染等特点,适合处理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及其混合型难选铁矿石。通过多年的潜心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形成了非均质矿石颗粒悬浮态流动控制、蓄热式高效低温还原、铁物相精准调控与余热同步回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建成了500kg/h复杂难选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高效分选半工业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4.
向健宇  茅靳丰  余南田 《建筑科学》2020,36(2):119-125,147
地下密闭空间发生火灾,危害极大。采取策略对密闭空间火场烟气进行净化,研制了新型火场消烟净化设备。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火源强度和节流强度下消烟设备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该设备对火场烟气降温、CO_2的净化效果显著。降温效果与火源强度、节流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温降百分比大约在40%到65%之间。比较出口温度和出口CO_2浓度,火源强度越大,人员安全性越低,过大的节流强度会导致CO_2的净化效果变差,增加人员危险性。最后提出了消烟净化设备的实际运行使用策略,研究结果为地下密闭空间防排烟系统的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精确测量狭长受限空间油气爆炸过程中的关键自由基团,从而实现对其爆炸流场、火焰传播的精确分析,基于先进的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测量技术(PLIF),设计构建了油气爆炸PLIF测量系统,开展了不同工况下狭长受限空间汽油-空气混合气爆炸实验研究,获得了该爆炸中间基团OH基的浓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1.1%~2.4%(体积分数)油气浓度之间,OH基浓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火焰的传播发展,OH基浓度不断变大,表明爆炸不断强化;爆燃不同时期OH基分布情况不同,表明不同爆燃阶段的燃烧反应区域有较大差异;爆燃前期火焰与壁面之间有“隔离带”,是由未燃气浓度增大导致火焰传播变慢的结果。主要创新点在于通过设计时序控制子系统,解决了非稳态预混燃烧中自由基分布瞬态测量。  相似文献   
6.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表明,四川某铅锌尾矿中主要有价元素为氟,CaF_2的含量为38.13%。主要杂质为SiO_2、CaCO_3,其含量分别为55.02%、4.91%。并通过详细的浮选条件试验及开路流程试验,在调整剂碳酸钠用量2 000g/t、水玻璃用量2 000g/t、抑制剂RS用量100g/t、捕收剂油酸钠用量300g/t条件下,其结果为萤石精矿产率26.38%,品位97.10%,回收率65.56%。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应用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指导高危新生儿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慈溪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高危新生儿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实验组(62例),对照组患儿均给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实验组根据CRP和PCT选择性应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儿的细菌培养阳性率、脓毒症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CRP和PCT水平和阳性率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t/χ2=0.299,-0.461,0.292,0.544,0.186,P=0.766,0.646,0.589,0.461,0.666)。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菌培养阳性率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χ2=0.040,0.287,P=0.842,0.592);两组治疗后的菌培养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χ2=47.825,40.367,P=0.000,0.000);两组患儿脓毒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2.90%和14.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8,P=0.794)。实验组的NICU治疗和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904,2.729,2.152,5.337,P=0.004,0.007,0.033,0.000),两组的机械通气率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372,P=0.542)。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明显高于实验组的6.46%(χ2=4.593,P=0.032)。结论:应用CRP和PCT指导高危新生儿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与普遍性应用相似,可以明显减少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明显降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不同助剂修饰改性的Cu/SBA-15催化剂,利用FTIR,XRD,H_2-TPR和XPS等表征手段对改性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在其他酯加氢反应中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B和Fe助剂可以增强Cu/SBA-15催化剂在酯加氢反应中的催化选择性,B改性的Cu/SBA-15催化剂可以降低其铜活性中心粒径,提高还原之后的Cu~+含量,从而有利于提高催化反应选择性,而Fe改性的Cu/SBA-15催化剂降低Cu粒径的同时,增加了Cu~0含量,并且对酯类也具有活化作用,从而提高了催化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B和Fe能够加强Cu/SBA-15催化剂的性能,并且Cu-Fe/SBA-15催化剂可广泛应用于丙二酸二乙酯,草酸二甲(乙)酯和乙酸乙酯加氢反应中。  相似文献   
9.
黄凯  郭菲  王磊磊  崔国华 《机械传动》2020,44(3):118-123,147
对Delta型3D打印机多能域机、电耦合系统展开了动力学建模研究。利用旋量键合图在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上的优势,构建了该打印机机械本体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结合传统键合图建立驱动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获得打印机系统机、电耦合的全局动力学模型。对于给定的动平台运动轨迹,对比Adams数值仿真、Matlab理论计算以及实验实测驱动力结果,证明了该机构多能域系统动力学全解模型的正确性。该成果为后续动力学参数辨识以及动力学控制研究奠定基础,也为其他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流体色谱及分析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流体色谱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分析技术是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的重要补充,在很多领域均有应用。针对2010—2018年超临界流体色谱的研究现状,对其在药物、农药及残留、食品、环境、燃油和染料等领域的分析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及热点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