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压密注浆加固抬升效应与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正面利用的角度研究了压密注浆的抬升效应,提出了加固抬升模型并进行了力学分析;通过试验,进一步探讨了注浆抬升力在土体中的分布变化规律,验证了抬升效果,并获得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试验参数和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我国煤矿沉井法凿井的发展历程和经验。结合沉井原理和工艺,对沉井主要技术特点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传统沉井法在掘进、下沉及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煤矿沉井技术逐渐沉寂的原因。未来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等领域,"竖井"需求多。在沉井法独特的技术工艺优势、新的需求背景和装备水平条件下,提出沉井法应从下沉深度、井筒直径、地层环境适应性3个方面,拓展应用领域;并提出了管片拼装井壁、掘沉一体、井壁悬吊下沉、钻沉法等研究方向或创新思路,对重新审视和发展煤矿沉井技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立井地面综合注浆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立井综合注浆技术的特点和研究应用现状,重点为立井地面预注浆的定向钻进技术,注浆浆液的研究,注浆设备和止浆技术的研究;冻-注-凿、钻-注、注-凿等平行作业的研究;注浆段高、注浆孔数、注浆量、注浆压力、注浆结束标准的研究。最后展望综合注浆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综合注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综合注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以井筒地面预注浆为例,阐述了综合注浆法工艺设计的原理和要点,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综合注浆技术的应用效果和效益.最后,对综合注浆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煤矿冻结法与注浆法特殊凿井技术应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东部矿区应用成功的冻结法和注浆法两种特殊凿井技术,在功能、原理、时效、适用条件、对凿井施工影响、工程造价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上部冲积层冻结、下部基岩段注浆的成熟模式,并衍生了"冻-注平行作业"快速建井工艺,推动了建井技术的发展。在西部矿区应用时,由于地下水、软岩等地质条件的变化,使得两种技术在应用中,因方法与技术参数选取不当,导致许多工程遗留问题较多。根据西部矿区地层条件和特殊凿井技术特点,提出了应对思路和原则,介绍了基于成功案例的最新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预测高强混凝土(HSC)的强度变化规律,调研收集了225组HSC配合比及其28 d强度数据,对统计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并基于enter法建立了不同胶凝体系HSC的28 d强度与配合比之间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散点图、残差图数据分布情况,并结合拟合优度指标和相对误差指标...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施工下穿建筑物过程中,采用定向钻孔与水平注浆相结合的地面长距离水平注浆技术,在建筑物下沿盾构轴线方向,对建筑物和盾构之间的软弱地层进行注浆加固,可防止和减少建筑物沉降,保证建筑物不遭受破坏。以广州市轨道交通14号线盾构下穿房屋建筑群注浆加固工程为对象,介绍了长距离水平注浆技术设计、施工及加固效果。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对地层加固及地面变形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大荷载煤仓因为地基土承载力不够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和倾斜,需要进行加固和纠偏处理。复合注浆法综合利用注浆的加固和抬升效应,进行地基加固和构筑物沉降控制。以大荷载煤仓地基加固为例,对注浆设计与施工进行了介绍,实现了提高地基承载力和降低沉降差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深井高压地面预注浆水泥基浆材料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深井巷道高压地面预注浆技术对加固材料性能的要求,解决普通单液水泥浆易沉淀、扩散性差、初凝时间短等问题,结合工程应用情况,对新型水泥基注浆加固材料性能进行改性研究,以提高其稳定性、延长初凝时间。以水灰比1∶1浆液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缓凝剂、稳定剂筛选复配试验,选定了2种复合外加剂,使改性浆液的黏度达到25 s以上,初凝时间最长超过32 h,结石体的微观结构较改性前更为致密,28 d抗压强度与单液水泥浆基本一致,应用于深井巷道地面预注浆加固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VSM沉井井壁受力变化规律,结合施工工艺特点对VSM沉井的下沉过程及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依据VSM沉井下沉特点对其施工过程中所受荷载进行梳理,同时划分了沉井一个下沉循环中的典型运动状态|之后以G.G.Meyerhoff公式和规范为基础,对沉井下沉阻力进行分析计算,提出了考虑井内淹水的刃脚端阻力计算公式,并建立了井壁典型状态施工力学模型|最后,以矿山竖井工程为算例计算得出沉井几何参数、下沉阻力、下沉深度以及悬吊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VSM沉井悬吊力大小随着下沉深度的增加并不是一直增大的,而是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极大值|井壁厚度直接影响着刃脚端阻力大小和侧壁摩阻力变化规律,进而间接影响沉井的下沉深度|沉井悬吊力大小随着施工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对于沉井设备悬吊能力的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对于内径6m,厚度0.5m的矿山沉井井壁,在f=8kPa条件下,其最大下沉深度为56m|根据下沉深度设计减阻泥浆性能是控制下沉阻力、实现系统优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