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岩石巷道掘进水平普遍偏低,严重影响了煤矿接续生产。针对制约许厂煤矿快速掘进的主要因素,根据现有装备和人员条件,改变原有“两掘一喷”作业方式为“三掘三喷”,同时对原有爆破参数进行优化并加强劳动组织管理,最终达到提高月进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内研制的KJSP-60/900普轨半卡轨车辅助运输系统的特点,结合在许厂煤矿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3.
综放工作面煤壁片帮原因分析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煤壁片帮原因分析 如图1所示,老顶在工作面前方以煤壁为支点向采空区方向悬空,并逐渐冒落在采空区已垮落的直接顶矸石上,随着远离工作面而逐渐压实,在采空区深处形成一个后方支承压力区(距工作面约40.6m,K值为1.0~1.3),在近工作面的采空区上方形成了压力拱,工作面及部分采空区处于应力降低区,俗称"免压带".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变参数元件作为一种邏輯运算元件,有着非常良好的特性。因此,問世以來虽然为时不久,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被广泛地用在电子交換机,电子計算机,电話收费机和电报机器等各个方面。用于上述各个方面的变参数元件,大部  相似文献   
5.
褶曲作为煤田中的隐蔽致灾因素之一,不仅会影响煤矿的高效开采,而且还会引发煤层顶板冒顶、突水、瓦斯突出等安全事故.采用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褶曲形态进行准确识别是一种新的尝试.相比于常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数据采集上采用小网格、高覆盖次数;在资料处理方面,主要采用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三维地表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程序升温实验和热重分析实验,以许厂煤矿煤样为分析对象,可以真实了解煤的自燃机理,掌握影响煤样自燃的因素,如氧气浓度、粒度、温度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指标气体的产生规律来描述煤自燃状态。根据煤自燃测试得出的相关参数,测算出煤的放热强度、耗氧速率等特性参数,为煤层自然发火期预测及其易燃煤层自燃危险区域的确定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岩石机械化掘进工作面粉尘浓度居高不下的难题,研制了适用于岩石机械化掘进工作面的高效除尘系统;从理论上论证了可控循环风通风除尘系统在有毒有害气体较少的南部回风大巷岩石机械化掘进工作面是可行的,研制了风幕控尘装置,确定了较优参数,并设计了可实现近距离三维吸尘且随机移动的高效抽尘净化装置。该系统在唐口煤业南部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应用后,工作面有人作业处全尘和呼尘的降尘率分别平均达到91.6%和90.5%,有效降低了现场的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山东唐口煤矿井下开式供水闭式回水复合供水管路系统冷水水量的测试,分析了井下有效供水水量及水量利用率。结果表明,各采区有效供水水量低且水量波动范围大,全矿冷水水量利用率平均不足40%,有效水量不足64 m3/h;同时,该方式存在降温与非降温作业需水量难于同时满足、降温用水供需不一致等问题。随着采区的开拓冷水水量利用率将进一步降低,降温用水更难以保证,为提高水量利用率,该降温供水方式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9.
许厂煤矿放顶煤开采的地表移动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通过对许厂煤矿 1315综放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数据的分析 ,得出了许厂煤矿放顶煤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 ,取得了放顶煤开采的地表移动计算参数 ,为本区域“三下”采煤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计划管理工作发展方向的探讨,指出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成为可能,并通过企业计划管理工作应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与市场的发展相结合、与价值规律结合3方面的分析,提出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计划,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