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3篇
水利工程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结合特殊路基使用条件,根据室内膨胀土改良及击实试验结果,进行了石灰改良膨胀土浸水不同时间后的直接剪切、固结及CBR(California Bearing ratio)试验,以探索石灰改良膨胀土浸水后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为路堤变形及稳定分析提供计算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浸水后试样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松散,导致力学性质指标快速下降,但浸水一段时间后各指标均趋于稳定,其中抗剪强度约为浸水前的70%,压缩模量约为浸水前的30%,CBR强度约为浸水前的80%。分析试验结果,得出石灰改良膨胀土力学性质指标随浸水时间的变化规律,其中,抗剪强度及CBR强度随浸水时间的变化可用对数模型表征,而压缩系数随浸水时间的变化可用乘幂模型表征。应用该研究结果,可以快速预测石灰改良膨胀土浸水后的力学指标,用于路基长期稳定安全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桩侧土和桩端土分别采用弹性–全塑性和双线性硬化荷载传递函数为基础,推导了轴向荷载作用下考虑桩侧极限摩阻力和剪切刚度系数随深度线性变化的单桩弹塑性解析解,得到了荷载-沉降、桩身位移、轴力等计算公式。该方法能更好地反映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并可通过试桩资料的反分析,以及结合土工试验和地质勘察资料确定合理的计算参数,计算结果与工程试桩结果间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被动桩土拱效应问题,运用二维有限元方法,桩体采用线弹性模型,土体采用Harding-Soil模型,分析了被动桩不同截面形状对桩后土拱效应的影响.比较分析表明,方桩桩间土体的水平位移较圆桩小;在相同水平荷载作用下,方桩桩的荷载分担比较圆桩大,两者相差均在5%以内;工程实践中,在相同条件下,宜采用方桩作为被动桩.  相似文献   
4.
非均质地基中单桩非线性性状的无量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桩侧极限摩阻力和剪切刚度系数随深度线性变化,以及桩侧土和桩端土采用弹性-全塑性荷载传递函数基础上,推导了以无量纲参数表达的单桩荷载-沉降、桩身位移、轴力以及侧阻力等计算公式,分析了桩土体系无量纲参数对单桩非线性工作性状的影响,加深对非均质地基中单桩非线性特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刘宇翼 《重庆建筑》2009,8(12):41-43
某滨海人民医院病房楼处于海相软土场地,基坑开挖深度为5.1m。针对该基坑不同区段的场地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因素,分别采用了单排钻孔灌注桩、4排格栅式深层搅拌桩水泥土挡墙、3排土钉的土钉墙作为支护结构,并设计计算了基坑降水方案。验算结果表明了本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土锚与土钉在形式和施工上具有相似之处,易使人在设计上将两者混淆.为此,本文从土锚、土钉的概念、工作机理、设计计算、工艺性能及适用范围五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得到了一些建设性的结论,可作为设计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统计连云港海相软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的基础上,采用二维有限元软件对海相软土场地中基坑开挖的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粘土场地基坑开挖过程进行了对比,从而总结得到了连云港地区海相软土场地基坑开挖的受力和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基土弹性模量随深度线性增加的非均质地基,推导出圆形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竖向位移近似计算公式。通过与Gibson地基解、均质地基解、有限元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了竖向位移近似解的正确性,并对土体的泊松比、非均质参数对竖向位移的影响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于广义Gibson地基中单桩桩顶支承刚度和地基土支承刚度,结合单桩与承台间等效相互作用系数,建立了单桩–土–承台共同作用方程,提出了广义Gibson地基中单桩–土–承台共同作用简化分析方法。算例分析表明:简化分析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Butterfield解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简化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参数分析表明:当桩的长径比l/d≥30,且承台与桩的半径比n≤4时,承台分担荷载较小,承台对带台单桩基础整体支承刚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弹性模量增加系数kE对带台单桩基础性状的影响比较明显,基础整体支承刚度与kE近似成线性增加关系。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香港地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上学费用的提高,香港助学贷款得以产生并迅速发展,在特区政府的主导和专业机构的运作之下,香港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合理的多元化助学贷款体系.针对香港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的类型、资金来源、贷款利率、贷款金额、还贷时间、贷款覆盖面、贷款成功率及还款拖欠率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为完善大陆助学贷款政策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