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5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主要阐述在过程流量控制中延迟环节的三阶Pade处理法。传统方法处理结果具有强初始振荡,其振荡性能较差。通过运用一种对Pade法进行修正的方法,获得了较好的综合性能,并彻底消除了初始振荡。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PLC和MCGS的换热站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某学校换热站为例,运用PLC和MCGS设计了一套换热站监控系统.本控制系统实行两级监控,底层系统采用PLC监控,实时采集现场数据,上位机监控界面运用组态软件MCGS进行搭建,通过PLC和上位机之间的通讯连接,可以在上位机上实时监控供热工况,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节,系统还实现了报警功能,提高了换热站控制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电动执行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现场总线技术以MC9S12DJ128为控制核心的智能电动执行器。在对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和CAN总线技术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了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设计。选用16位A/D转换器,提高了系统的转换精度。采用了串级控制算法和模糊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和智能性。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热泵多功能复合机监控系统设计与实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多功能复合机(DX-SAHPM)实验系统研究需要,该文给出了温度、压力、流量检测和热物理参数实时监控的PLC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实现了太阳能热泵多功能复合机实验系统工况参数的自动检测、PID控制、监控与存储,并可根据系统实际检测需要进行必要的功能扩展(包括参数实时动态显示、热性能系数COP计算等),从而实现对被控量的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乙烯氧化反应器近五年的操作运行数据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在银催化剂上进行乙烯氧化反应的速率衰减曲线和选择性衰减曲线。  相似文献   
6.
风力机复合材料叶片的动力失速气弹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复合材料风力机转子叶片的非线性气弹稳定性问题.叶片结构采用匀速旋转的、具有周向反对称刚度(CAS)构型的弯-扭耦合复合材料薄壁梁模型;气动力采用大攻角动力失速非线性ONERA模型.基于Galerkin法建立广义坐标表示的叶片二阶非线性气弹常微分方程组,利用片条理论简化对非线性广义气动力的求解.基于摄动技术在非线性静平衡点附近对非线性气弹系统进行线性化,采用特征值方法以及时域积分法估计叶片的非线性颤振边界和气弹响应的稳定性问题.通过数值分析,揭示叶片转速、叶片纤维铺层角对非线性颤振边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叶片失效的重要原因,颤振一直是风电领域研究重点。以抑制叶片工作过程中的颤振为目的,建立分析模型时应充分考虑实际风速分布特别是风切变和塔影效应对叶片振动的影响,并在离散化后求取平均输入风速。针对小型风力机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实体结构建立叶片气弹模型,考虑非线性气动力作用时叶片大攻角、大风速工况下产生的高频、高幅失速颤振,模拟典型截面仿真振动位移。通过模型预测控制的滚动优化和误差矫正控制叶片挥舞、摆振两个运动方向的振动频率和幅值,结果表明振动形式实现控制后可在短时间内达到稳定且静差可接受。  相似文献   
8.
针对叶片的高频振动,阐述了抑制风力发电机叶片高频振动的尾缘襟翼主动控制方法。结构模型是基于周向反对称刚度(CAS)铺层设计的复合材料叶片梁模型,基于弹性挥舞/扭转位移的分析,纳入了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尾缘襟翼的角度控制。气弹系统的气动力是基于一种新颖的适合于尾缘襟翼的准稳态模型,其偏微分气弹方程组的求解是基于Galerkin法的离散化。通过基于尾缘襟翼摆角的主动控制成功抑制了叶片高频振动。主动控制是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设计和状态观察器设计的H∞控制算法,研究基于时域响应的稳定性分析和鲁棒控制方法,实现位移响应分析、鲁棒性能分析,及襟翼角度输入控制信号展示。LMI的优化机理是在选定鲁棒控制参数的基础上,优化不确定的鲁棒性能参数,使得被控位移和控制输入均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为降低全状态反馈时状态变量检测的误差影响,利用状态重构和状态观察器来改善控制性能,同时对比不同的鲁棒性能参数和不同的风速激励下的高频振动控制结果,验证了基于LMI的H∞控制算法的可靠性和鲁棒性。基于S7-300 PLC和WinCC组态软件的“实时OPC技术”,采用了一种过程控制实验,验证了控制算法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为由于算法复杂性而无法在常规控制器硬件中运行的智能控制算法,提供了一种实时工程应用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基于复合材料薄壁梁结构的风力机转子叶片非线性气弹响应分析方法。结构是基于不同刚度系数的挥舞和扭转组成的弯-扭耦合模型,而非线性气动力的计算采用非线性ONERA模型。在Galerkin法基础上,利用片条理论分解了非线性气动力的积分项,构建了结构和气动力相结合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给出了分析非线性气弹响应的方法,并基于小范围近似法进行了线性化,研究了线性化后的时域响应,给出了基于线性化后的时域响应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任勇生  刘廷瑞 《振动与冲击》2013,32(18):146-152
研究具有结构阻尼的复合材料薄壁梁动力失速非线性颤振特性。采用受ONERA非线性气动力作用的复合材料薄壁梁的气弹模型分析非线性气弹稳定性;采用复合材料薄壁梁的模态阻尼分析模型进行结构阻尼预测,复合材料结构阻尼对复合材料薄壁梁气弹系统稳定性影响通过引入比例阻尼矩阵的方式予以考虑。采用Galerkin法对具有结构阻尼的气弹方程进行离散化,同时利用片条理论对非线性广义气动力进行计算。借助特征值方法及时域积分法分析复合材料薄壁梁非线性颤振边界及气弹响应的稳定性。通过数值分析,揭示复合材料结构阻尼、纤维铺层角对复合材料薄壁梁非线性颤振边界影响。结果表明,结构阻尼用于抑制复合材料薄壁梁的动力失速非线性颤振,增强气弹稳定性,具有十分明显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