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矿业工程   3篇
冶金工业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研究D860阳离子交换树脂对V(Ⅳ)的吸附性能,进行pH、平衡吸附时间、温度和V(Ⅳ)初始浓度试验,分析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特征以及等温吸附模型,同时研究了共存杂质离子对D860树脂吸附V(Ⅳ)的影响。结果表明,D860树脂吸附V(Ⅳ)的最佳pH为2.5,吸附平衡时间为8h,吸附量随温度、V(Ⅳ)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吸附过程的ΔH=3.78kJ/mol、ΔS=49.44J/(mol·K)、ΔG298K=-10.95kJ/mol;拟一级、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均可以较好地解释吸附过程,吸附过程速率主要受颗粒扩散控制,表观吸附活化能为23.76kJ/mol;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V/Al、V/P、V/Fe的分离因数均大于1。  相似文献   
2.
国外某石墨矿固定碳含量为22.25%,但黏土含量高、嵌布粒度细,采用常规直接浮选回收率损失过高(12%)。工艺矿物学分析表明+0.074mm中石墨含量28%、高岭土含量20%,-0.020mm中石墨含量15%、高岭土含量55%。为提高石墨精矿回收率,根据工艺矿物学分析结果,采用预先分级浮选、粗精矿再磨再选、中矿返回的新工艺流程,可获得粒度分别为+0.3mm、-0.3+0.15mm和-0.15mm的三种精矿产品,固定碳含量分别为90.86%、96.53%和95.17%,精矿总回收率为94.00%,尾矿总回收率仅为6.00%,大大降低了尾矿中损失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3.
石煤提钒酸浸液中含有的大量磷会直接影响后续钒的净化富集,从而影响五氧化二钒的产品纯度,甚至使产品质量不达标。采用环境友好型吸附技术--电容去离子技术(CDI)对石煤酸浸液中磷的去除条件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电极材料对磷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施加电压为2.0 V,进料流量为25 mL/min,溶液初始pH=0.75,电极间距为9 mm时,对酸浸液中磷、钒的去除率分别为63.28%和1.30%,较好地去除了含钒酸浸液中的磷。Medusa软件模拟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石煤酸浸液中的磷主要以H2PO-4和PO3-4形式被电极吸附,吸附过程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种新兴吸附技术—电容去离子技术(CDI),利用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复合电极去除石煤空白焙烧—硫酸浸出液中的铝,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钒、铝分离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加电压为2.0V、进料流量25mL/min、溶液初始pH 0.75、电极间距9mm时,对酸浸液中的铝的吸附量为422.4mg/g,钒、铝分离因数为28.3,钒、铝分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鄂州膨润土为吸附剂,对武汉市南湖水中的磷进行吸附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适宜的吸附条件:当水体中磷的初始浓度为1.108 mg/L时,在搅拌时间为15 min,膨润土的投加量为2.0 g/L,搅拌速度为200 r/min,pH值为4.2~7.4的条件下,膨润土对南湖水中磷的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吸附容量为0.543 mg/g,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吸附剂的变化特征。实验表明,鄂州膨润土可应用于磷污染的湖泊水体的治理。试验结果对于进一步拓展鄂州膨润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