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CY-20系列新型捕收剂在河北某铁矿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现场药剂相比,CY-20-18药剂具有较强的捕收能力和较好的选择性,并且对温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在碳酸钠和六偏磷酸钠分散体系中,进行Ca2 、Mg2 、Fe2 、Al3 和Fe3 等金属离子对细粒一水硬铝石、高岭石、伊利石和叶腊石4种矿物分散行为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种单矿物的分散行为受阳离子价数影响较大,而受阳离子种类的影响则不是特别明显.三价阳离子较二价阳离子的影响大,随着阳离子浓度的增加,4种单矿物的分散性均不同程度变差.不同分散剂体系下,Ca2 离子的加入消耗了体系中的CO2-3和Na4P6O2-18,从而降低了矿物颗粒表面ζ电位的绝对值,减小了颗粒间静电排斥作用能.Al3 的加入使得4种矿物的ζ电位值由负值增加到正值,可能是Al3 水解产生的羟基化合物在矿物表面吸附所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铜镍选矿厂生产流程产品的考察和分析,发现其铜镍混合精矿中墨铜矿的回收效果较差,是导致铜的总回收率偏低的主要原因。针对生产原矿样品,在试验室进行了提高墨铜矿回收率的试验研究,确定了适合于墨铜矿浮选的组合捕收剂ZH1(乙基黄药+乙硫氮+丁基铵黑药)和ZH2(乙基黄药+乙硫氮+Y89),配合使用合理的调整剂和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试验室取得了良好的选别指标。在铜镍混合精矿其它指标相近条件下,铜的总回收率提高了3.99%,其中,墨铜矿的回收率提高了45.90%。  相似文献   
4.
某褐铁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某地铁矿石中主要铁矿物为褐铁矿和赤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高岭石等硅酸盐,磨矿过程中,极易泥化,导致可选性变差。采用选择性絮凝脱泥、磁选、浮选及重选等工艺对该矿石进行了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对这种类型的褐铁矿,采用强化矿浆分散,强磁选分离工艺是最合适的。在原矿铁品位为37.34%的情况下,可获得铁精矿品位54.12%、回收率62.16%的良好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低温高效铁矿反浮选捕收剂Fly-101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种化工原料A和B进行了官能团改进, 按一定比例复配后得到了低温高效新型捕收剂Fly-101。针对安徽某铁矿进行了试验, Fly-101在15 ℃和35 ℃下都可实现与现场捕收剂35 ℃下同等的指标, 且捕收剂用量节省1/3左右。15 ℃下, 经过一粗一精两扫开路流程, 得到了铁精矿品位66.71%, 尾矿品位10.16%, 精矿回收率84.06%的良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Fly-101是一种捕收能力强、低温适应性强的新型捕收剂。  相似文献   
6.
对油酸钠(A0)和新型改性脂肪酸类捕收剂A6的粒度和溶解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常温、低温(15~30 ℃)条件下,相对于A0, A6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溶解性, 所以更易于与矿物作用。浮选试验结果表明, A6对含铁硅酸盐矿物绿泥石的浮选捕收作用明显优于油酸钠, 具有显著的选择性和较好的浮选温度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微细粒磁赤混合铁精矿滤饼含水率偏高的情况, 对比研究了助滤剂CYG-4和硫酸的助滤性能, 结果表明, CYG-4和硫酸都能显著降低磁赤混合铁精矿滤饼含水率, CYG-4具有比硫酸更优的助滤性能, 完全可以替代硫酸使用。  相似文献   
8.
浮选机性能参数对铝土矿反浮选指标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实验室型XFD-63浮选机, 对河南某铝土矿进行了反浮选试验, 考察了浮选机充气量、转速和浮选槽深度等性能参数对反浮选指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条件下, 浮选机最佳充气量为200~250 L/h, 最佳转速为2 000~2 200 r/min, 浮选槽深度的增加有利于铝土矿的反浮选过程, 槽深由131 mm增加到177 mm时, 在精矿铝硅比相近的前提下, 精矿Al2O3回收率由73.42%增加到77.99%。  相似文献   
9.
评述了铌矿浮选药剂的研究进展及工业应用。分别阐述了胺类阳离子型捕收剂和羟肟酸、膦酸、胂酸、脂肪酸等阴离子型捕收剂与铌矿物的作用机理和应用现状, 从浮选性能、匹配的浮选流程、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保护的角度评价了各类捕收剂的优缺点: 虽然胺类捕收剂工业应用广泛, 但存在浮选流程长、铌损失大、耗酸多的缺点; 羟肟酸类捕收剂选择性好, 但捕收能力较弱, 药剂用量大、成本高; 膦酸和胂酸类捕收剂捕收能力和选择性都较好, 但对环境危害大。概述了铌矿浮选调整剂的研究进展, 指出了脉石矿物有效抑制剂是铌矿浮选调整剂研究的重点。最后指出铌矿浮选药剂的发展方向是高选择性、低毒、低成本、绿色制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散实验研究金属阳离子对一水硬铝石分散性的影响,以Zeta电位测试、溶液化学计算和DLVO理论计算分析金属离子对一水硬铝石分散性影响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的价态对一水硬铝石分散性的影响大于金属离子的种类,且多价金属离子对一水硬铝石分散性的影响比一价金属离子大。钙、镁离子存在时,当pH小于10,一水硬铝石的分散性不发生改变,但是当pH大于10后,钙、镁离子促使一水硬铝石发生强烈聚沉。钙、镁离子在一水硬铝石上的吸附使双电层厚度减小,从而降低Zeta电位绝对值并导致一水硬铝石颗粒间排斥力减小。当pH为11时,由于颗粒吸附Mg(OH)2(s),在一水硬铝石表面产生一个新的零电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