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4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絮凝沉降—臭氧氧化法处理硫化铜选矿废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矿厂废水排放量大,废水中固体悬浮物、浮选药剂、重金属离子等物质含量高,废水外排处理成本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回用又影响浮选指标。因此,实现选矿废水的循环利用对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模拟废水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废水中的Al3+、Fe33+对硫化铜矿浮选有显著抑制作用,Pb2+、Zn2+、Fe2+对硫化铜矿浮选影响较小;随着丁基黄药和Z-200浓度的增加,捕收剂对铜的选择性变差。采用絮凝—臭氧氧化工艺处理安徽某铜矿山选矿废水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及悬浮物具有显著的沉降效果;在整个pH期间,臭氧对丁基黄药去除效果显著,pH=8时,臭氧对Z-200去除效果最佳。采用絮凝沉降—臭氧氧化联合工艺处理后的选矿废水用于浮选试验,其浮选指标略低于清水浮选指标,远优于废水直接回用浮选指标。即应用此工艺处理硫化铜浮选总尾矿水,可有效降低水中不利组分的含量,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稀土浸出过程的选择性,以酒石酸为抑杂剂考察其对硫酸铵浸出稀土时浸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硫酸铵为浸出剂、酒石酸为抑杂剂浸出不同种类稀土矿时,与单独以硫酸铵作浸出剂相比,浸出液中铝、铁去除率可达90%以上,且不影响稀土浸出率。对酒石酸与Al~(3+)、Fe~(3+)的溶液化学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3pH6时,酒石酸可解离出与金属离子稳定络合的配位离子C_4H_5O_6~-、C_4H_4O_6~(2-),与离子型稀土矿浸出时矿石表面解离出的Al~(3+)、Fe~(3+)生成难溶络合物而提高稀土浸出的选择性,浸出过程酒石酸络合铁离子与铝离子的适宜pH范围为4~5。  相似文献   
3.
论文研究了某浮选银精矿在pH值、Fe3 浓度、硫脲浓度、浸出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下,该银精矿分别在[Bmim]HSO4—硫脲和硫酸—硫脲浸出体系中浸出行为的差异。结果表明,在[Bmim]HSO4—硫脲体系中,当pH=1.43([Bmim]HSO4浓度0.1mol/L)、Fe3 浓度0.008mol/L、硫脲浓度0.25mol/L、浸出时间40h时,银的浸出率80.60%;而在硫酸—硫脲体系中,当pH=1.18(硫酸浓度0.03mol/L)、Fe3 浓度0.012mol/L时,银的浸出率70.80%,[Bmim]HSO4—硫脲浸出体系比硫酸—硫脲浸出体系的浸银率高出9.80%。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某浮选银精矿在"[Bmim]HSO4—硫脲"和"H2SO4—硫脲"两种浸取体系中银的浸出行为。研究了矿浆p H值、Fe3+浓度、硫脲浓度、浸出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Bmim]HSO4代替H2SO4作为p H调整剂,可在酸性较弱的矿浆p H值,较少的Fe3+用量、较低的硫脲浓度条件下提高银浸出率9.8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以动力学参数K(浮选速率系数)为依据,来评判黄铜矿、黄铁矿快速浮选分离的可能性.首 先,在不同矿浆浓度、浮选粒度及浮选机转速等条件下考察黄铜矿和黄铁矿纯矿物K值的变化,在一 定程度上阐释了黄铜矿、黄铁矿快速浮选分离的动力学机理及其可能性;同时,为使黄铜矿、黄铁矿快 速浮选分离技术在工业上具有适用性,进一步研究黄铜矿与黄铁矿组成的2种粒级的混合矿在适当 浮选条件下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适当的浮选条件,可扩大黄铜矿与黄铁矿之间的浮选速率差异,从而实现黄铜矿的快速优先浮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