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1篇
矿业工程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煤矿供配电系统中自然功率因数低、传统的无功分布不尽合理以及非线性冲击负荷造成的电能损耗大、母线电压瞬间波动等问题,探索了技术和经济2方面均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煤矿系统中10 kV或6 kV以及660 V母线,均应在母线上集中配置一部分传统无功补偿设备及一部分SVC装置,其中SVC容量应不小于母线所接负荷最大可能波动量;而对于供电距离较远的个别大功率设备,还需单独就地安装无功补偿设备。这种组合配置,不仅解决了煤矿电压瞬间波动、闪变的现象,也能明显降低电能损耗。  相似文献   
2.
深入研究暂态能量在网络中的分布变化规律,可以为电力系统稳定预测,电力系统脆弱环节的识别,以及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装置在网络中的合理布点提供依据。文中通过分析等值两机系统受扰动后支路相角差、电压以及暂态势能的分布变化规律,揭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几何角度证明了支路相角差的变化与网络结构的关系。分析显示,支路势能的分布与相角差的变化是吻合的,在系统受扰动后而使其功角逐渐拉开的过程中,能量并不是均匀或按比例地分布在各支路中,而是随着稳定程度的逐渐恶化,越靠近振荡中心,单位长度电抗暂态势能分布越多,稳定裕度越小。当系统失稳时,包含振荡中心的支路暂态势能分布趋于无界;而所有不包含振荡中心的支路,其势能分布均为有界。对于多机系统网络,能量的散播仍主要取决于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单机无穷大系统失稳时网络中不同部位支路相角差及暂态能量的分布变化特点,指出暂态能量最易在失稳的群间联络线中部或其附近的某一范围内聚积.对多机系统网络,基于网络参数、利用耦合的思想识别网络中的脆弱环节,并进一步揭示网络结构脆弱性与暂态能量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受扰动后的变化过程中,暂态能量越来越多地聚积...  相似文献   
4.
地层测试评价仪简称FET(formation evaluation tool)是地层压力测试、地层流体取样分析的重要仪器,由上下电子短节和机械节组成,机械节负责FET井下的所有动作和取样,上下电子短节是控制和检测机械节的主要设备。为了对机械节进行检测、检修维护提供有效的手段,文中实际研制了一种模拟上电子节和下电子节功能的控制系统并且已经应用到海油油田的测井中,其能够很好地解决机械节检修和维护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非线性冲击负荷以及感应电动机对煤矿母线电压的影响,指出非线性冲击负荷和感应电动机是影响煤矿母线电压波动、闪变乃至稳定的重要因素。采取了在保持原有固定无功补偿不变的基础上,仅在电动机较集中的煤矿母线或接有一定数量的冲击性负荷母线上安装SVC装置,使其仅承担波动的那部分负荷。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改善煤矿电压波动、闪变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基于不同失稳机理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侠  娄娟 《高压电器》2011,47(4):52-56,63
从输电网功角失稳和配电网电压失稳的不同机理出发,对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在输、配电网络中不同配置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对于输电网,根据系统失稳时临界割集处电压降低幅度大的特点,提出在输电网的临界割集或附近安装STATCOM装置,其原因在于STATCOM装置受端电压变化影响小,在功角失稳前电压降得很低时仍能提供较大感性无功功率;...  相似文献   
7.
选择合适的STATCOM装置安装位置能显著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该文重点研究了电力系统扰动过程中各支路两端相角差以及支路势能分布的变化特点,并根据系统失稳时临界割集处支路两端相角差超过180°且趋于无界,而所有其余支路两端相角差均在有界范围内变化的特点,提出在系统的临界割集或其附近安装STATCOM等并联无功补偿装置....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随机共振(SR)理论对淹没在强噪声背景下故障的微弱信号进行了检测。讨论分析了双稳系统选取不同参数时,对输出信噪比的影响,并将该方法成功地用于异步电动机转子断条的早期故障诊断中。大量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基于网络信息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定量评价支路势能法基础上,应用适应性滤波的时间序列自回归(AR)模型预测算法对系统扰动后支路的有功功率及电压相角差进行预测分析,并根据预测信息构建定量评价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指标。New England 10机39节点系统的仿真计算表明,暂态稳定性预测仅建立在网络局部信息的基础上,避免了对系统全局动态信息依赖,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准确识别临界割集能为监测、控制系统在网络中合理布点提供关键的依据。该文基于网络拓扑结构和参数,利用耦合加权的思想形成网络中割集权系数,根据割集权系数的大小即可识别网络中最易导致系统失稳的"瓶颈"环节,并从稳定的角度揭示了输电网络本身固有的分区分层的结构特点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拓扑结构和参数对系统的稳定性起支配的作用。对New England 10机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