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川西伟晶岩型锂辉石矿中锂辉石普遍结晶较大、易于解离且在碎磨过程中容易细化,而入选锂辉石矿样的粒度对浮选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采用选择性磨矿—强化浮选的工艺来加强对锂辉石的回收。试验确立了最佳的磨矿条件:钢球球径配比制度为35 mm∶30 mm∶25 mm∶15 mm=2∶5∶3∶7,钢球充填率为30%,磨矿时间为8 min,磨矿浓度为65%。在这一最佳的磨矿条件下可以生产最大量的有利于锂辉石浮选分离的中粒级-74+38μm产品。磨浮选工艺闭路试验可获得Li2O品位5.81%、回收率79.52%的锂精矿。  相似文献   
2.
杨洁  徐龙华  王周杰  唐珍  巫侯琴 《化工进展》2020,39(9):3777-3785
以锂辉石浮选尾矿为主要原料,黏土矿物为黏结材料,通过湿法注模成型,常压烧结制备建筑装饰陶瓷材料。通过系统的正交试验研究黏结剂种类、烧结温度和黏结剂含量对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排水法测试其体积密度和吸水率,万能测试仪测试其抗折抗压强度,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分析其化学成分,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其物相组成,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微观形貌,差热-热重热分析(TG-DSC)探究其升温过程中质量和能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最佳黏结剂为高岭土,最适宜投加量为15%;烧结温度约为1200℃时可基本实现陶瓷材料的致密化,此时其抗折强度约为17.51MPa,抗压强度约为49.17MPa,吸水率小于3%(属于陶瓷分类中低吸水率砖),体积密度大于1.5g/cm3。研究表明,高温下颗粒间传质作用的增强和玻璃相的出现,使颗粒相互黏结并填充了大量空隙,这对其成瓷和强度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本文为锂辉石浮选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伟晶岩型铝硅酸盐矿物(锂辉石、长石和云母)的晶体结构,三者晶体结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Al—O配位方式不同。其中,锂辉石晶体结构中Al在硅氧四面体骨干之外,以六配位的形式组成[AlO_6]八面体;钠长石晶体结构中Al取代了Si呈[AlO_4]四面体;而白云母晶体结构中[AlO_4]四面体和[AlO_6]八面体同时存在。同时,以键价的观点对这三种矿物晶体结构中化学键的特征进行理论计算。结果发现,M~(n+)静电价强度、M~(n+)—O~(2-)键平均键长、库仑力、平均键价之间具有极好的一致性。在伟晶岩型铝硅酸盐矿物结构中,[SiO_4]四面体Si—O键是最强的,当Al取代Si时,[AlO_4]四面体中Al—O键的键强次之,[AlO_6]八面体Al—O键的键强较弱,其它金属M—O键的键强最弱。  相似文献   
4.
氧化锌矿石结构和共伴生关系复杂,表面性质相似,浮选分离难度较大。氧化锌矿中有用矿物异极矿或菱锌矿在浮选过程中难以与含钙脉石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有效分离。因此,对异极矿、菱锌矿及其含钙脉石矿物的表面性质以及其与浮选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可为其高效浮选分离提供理论基础。系统介绍了异极矿和菱锌矿及其含钙脉石矿物表面性质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矿物的表面断裂键、表面润湿性、表面能、表面电性、表面溶解性等,并评述了矿物表面性质与浮选之间的关系。其中,表面断裂键决定矿物暴露面的活性位点;表面润湿性决定矿物天然疏水性;表面能与矿物吸附药剂能力有关,吸附能越负,药剂与矿物表面的相互作用越剧烈;在浮选过程中,带与矿物表面相反的电荷的捕收剂容易通过物理吸附导致浮选;有用矿物表面溶解的金属离子会活化脉石矿物,导致浮选分离困难。最后,对氧化锌矿物表面性质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四川某低品位长石矿选矿提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某地K2O+Na2O含量为9%左右的低品位长石矿先采用"棒磨-弱磁-脱泥-SLon高梯度磁选"工艺流程除去暗色物质,再在无氟酸性条件及阴阳离子混合捕收剂作用下粗选1次,扫选2次,然后通过浓缩脱水在中性pH值为6~7,六偏磷酸作为调整剂的条件下浮选,浮选精矿再经SLon高梯度磁选,最终可获得TFe2O3含量为0.2%、K2O+Na2O含量大于13%的长石精矿,同时获得SiO2含量大于98.5%的石英尾矿。  相似文献   
6.
在锂资源需求十分旺盛的今天,为了促进选锂技术更好地发展,对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石浮选药剂的种类、特点、应用及浮选工艺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1)指出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石浮选药剂主要分为捕收剂和调整剂2大类,捕收剂方面,主要从单一捕收剂、组合捕收剂和新型捕收剂3方面介绍了捕收剂的研制、试验及应用情况,以及所存在的优缺点;调整剂方面,主要从"三碱"和金属离子为主的活化剂以及传统与新型的抑制剂等方面分别介绍了调整剂的特点、机理以及应用现状。(2)根据目前实际矿石的现状,指出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石浮选工艺主要集中在预先脱泥浮选、不脱泥直接浮选、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方面。最后指出研发绿色环保的新型药剂与高效的组合药剂,以及根据矿石性质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浮选工艺是锂辉石矿石浮选技术进步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川西某伟晶岩锂辉石矿原矿性质复杂的特点,对其进行了强化浮选分离及综合利用试验研究。通过三种流程方案对比,确定最优的选别工艺"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组合捕收剂强化浮选分离技术",可分别获得产率为5.26%的云母精矿;Li_2O品位高达6.20%,回收率为87.34%的锂辉石精矿。通过对浮锂尾矿进一步回收长石的选矿工艺流程试验,可以获得K_2O+Na_2O含量为11.33%,作业回收率为85.77%,全流程K_2O+Na_2O回收率达到50.57%,Fe_2O_3含量只有0.21%的长石精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此类难选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
DTAC对不同粒级高岭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浮选试验、Zeta电位测试、Materials Studio模拟研究了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对不同粒级高岭石浮选行为影响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高岭石浮选回收率随矿浆pH值升高反而下降,0.1~0.075mm粒级的高岭石在酸性pH值内回收率大于90%,而-0.045mm粒级高岭石的回收率小于10%.pH>4时,(001)面荷负电;pH<6时,(001)面荷正电。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发现,(001)面比(001)面更易吸附DTAC分子,而端面(010)和(110)对DTAC分子的吸附能力比(001)小.  相似文献   
9.
油酸钠浮选高岭石的溶液化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浮选溶液化学计算、Zeta电位测试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油酸钠对高岭石浮选行为的影响以及溶液化学作用机理,旨在为阴离子捕收剂高效浮选高岭石以及铝土矿正浮选提供理论指导.通过高岭石溶解组分的浓度对数图(lg c-pH)理论推算出高岭石零电点PZC=4.52,较Zeta电位所测值(PZC=3.9)偏高,与文献利用AFM所测的高岭石PZC=4~5一致.通过油酸钠溶液各组分的浓度对数图(lg c-pH)可知,形成最大浓度离子-分子缔合物的pH值为8.44,其与最佳浮选pH一致,此时高岭石表面Zeta电位负移也最显著,说明离子-分子缔合物的浮选活性最大.加入阴离子捕收剂油酸钠后高岭石表面Zeta电位整体向负移,说明油酸钠通过非静电力吸附在高岭石表面.结合红外光谱测试结果推断油酸钠与高岭石可能发生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0.
从晶体化学角度出发,对层状硅酸盐矿物晶体表面性质各向异性进行了深入剖析,系统总结了层状硅酸盐矿物的晶体结构及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各向异性。通过对表面断裂键密度、表面能、表面荷电性、润湿性、吸附性等表面化学性质的各向异性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层状硅酸盐矿物与浮选剂的作用机理,也可为设计和筛选高效的浮选药剂以及制定经济合理的选择性磨矿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