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10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某铷矿综合回收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云南某铷矿品位低、分布广的特点,采用脱泥—浮选方法分离云母、长石和石英,所得云母精矿含铷0.567 5%、回收率为39.89%,同时得到合格的长石精矿和石英精矿,实现了该矿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
贵州织金某磷尾矿P_2O_5品位为10.09%,磷主要以磷灰石形式存在,主要脉石矿物为白云石。为给该磷尾矿综合利用提供依据,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占73.64%条件下,以磷酸为调整剂、ZJ3为捕收剂,经1粗2精闭路反浮选(粗选尾矿与精选1尾矿合并为最终尾矿、精选2尾矿返回至精选1),获得了P_2O_5品位为32.14%、回收率为48.29%、MgO含量降至2.02%的磷精矿。试验结果可以为该磷尾矿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贵州某高砷锑矿石锑含量为0.61%、砷含量为1.02%,锑主要以辉锑矿形式存在,砷主要以毒砂形式存在。为给该矿石中锑、砷回收提供技术依据,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抑锑浮砷、锑砷混合浮选再分离、浮锑抑砷原则流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浮锑抑砷工艺流程指标较好。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2.78%条件下,采用浮锑抑砷工艺流程选锑,以水玻璃为抑制剂、硝酸铅为活化剂、丁铵黑药+乙硫氮为捕收剂、2号油为起泡剂,经1粗1精优先选锑,获得了锑品位为57.49%、回收率为79.52%的锑精矿,砷含量为0.54%,选锑尾矿经1粗2精2扫浮选流程选砷,获得的砷精矿砷品位为10.17%、金品位为29.16 g/t、砷回收率为82.79%、金回收率为80.98%,砷精矿中锑品位为1.04%,实现了砷锑的高效分离回收。  相似文献   
4.
通过勘探阶段在钻孔副样中采集低硫、高硫及混合型3件铝土矿进行详细可溶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推荐的选冶流程较为简单,药剂制度简单,生产实践中容易实现,主要回收三氧化二铝并副产硫铁矿,经济效益显著。研究成果对于同类矿床的勘查及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细粒煤产品水分指标偏高问题,通过试验分别研究了煤浆浓度、抽滤真空度、抽滤时间以及处理量对滤饼含水率的影响,确定了细粒煤过滤脱水的较佳工艺条件:煤浆浓度为300 g/L、真空度为0.06 MPa、抽滤时间为4 min、细粒煤处理量为150 g,此时滤饼水分最低,为26.08%。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对细粒煤过滤脱水助滤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0助滤效果较好,且以煤油做溶剂所复配成的助滤剂其助滤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药剂,复配药剂作为助滤剂出现了协同效应,能更有效地降低滤饼水分,含水率较不加药剂下降6%。  相似文献   
6.
贵州铜仁地区高磷低锰矿石锰品位9.17%,磷含量0.128%,94.85%的锰以碳酸锰的形式存在。锰矿物主要为钙菱锰矿和锰方解石,脉石以石英和绢云母为主,黄铁矿少量。为合理开发利用该锰矿,进行干式磁选与湿式磁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原矿分3个粒级进行干式磁选可获得锰品位14.81%、回收率86.13%综合锰精矿;原矿磨矿至-0.074 mm 50%经湿式磁选可获得锰品位14.41%、回收率88.34%的综合锰精矿。两种磁选方法均可实现矿石中锰的回收,但干式磁选对矿山场地条件要求低、选矿能耗和水耗小,经济性更佳,更适宜作为铜仁地区锰矿石的最佳选矿方法。  相似文献   
7.
贵州某浮选金(砷)精矿中的金主要以微细浸染型赋存在毒砂中,被毒砂包裹,属于高砷高硫金精矿。研究了采用化学预氧化无氰浸出工艺浸出金。结果表明:精矿质量150g,磨细至-38μm,加30g石灰+50g POS-2,控制液固体积质量比3∶1,在55℃、搅拌速度1 992r/min条件下超声预处理2h,反应50h,渣中金质量分数降至2.01g/t,金浸出率达92.12%,砷质量分数降至1.86%,砷浸出率为81.21%,预氧化同时实现了金的无氰同步浸出。该方法对同类型原生金矿石的预氧化浸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务正道地区某沉积型铝土矿脱硅除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务正道地区某沉积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性磨矿富集粗粒级—复合捕收剂DK-1浮选微细粒有用矿物—混合精矿高梯度磁选机除铁的工艺,针对Al2O3品位57.24%、TFe品位13.66%、铝硅比为5.76的原矿,获得铝精矿Al2O3品位67.50%、铝回收率70.15%、铁精矿TFe品位49.60%、铁回收率49.45%的试验指标。该研究为贵州地区沉积型铝土矿脱硅除铁工艺的开发提供了良好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给丹寨县某硫化铅锌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在对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采用优先浮铅再浮锌流程进行了铅锌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铅粗选CaO用量为2 500 g/t、ZnSO4+Na2SO3为1 500+1 000 g/t、乙硫氮+丁铵黑药为10+10 g/t、2#油为18 g/t,锌粗选CuSO4用量为600 g/t、丁基黄药用量为130 g/t情况下,采用1粗1精1扫浮铅、1粗1精2扫浮锌、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该矿石,获得了铅品位为48.72%、含锌4.95%、铅回收率为89.21%的铅精矿,以及锌品位为45.89%、含铅0.72%、锌回收率为82.42%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一粗一扫高梯度磁选实验,讨论了磁选过程中贵州菱锰矿各阶段矿物的结构、磁性能与分选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阶段产品均具环内顺磁行为,且在较小的局部区域内,它们具有不同的矫顽力。磁滞回线的对比分析表明,铁磁性矿物(黄铁矿的氧化物)在菱锰矿物磁选中交互作用,导致无法分离,也很好验证了总铁含量居高不下,其一直伴随着菱锰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