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45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采掘工业中普遍使用旧式锥体连接钎头和锻制钎梢钎杆,导致大量钎头丢失和钎头、钎杆早期报废,严重阻碍了凿岩钎具与采掘工业的技术进步,必须借鉴国际标准ISO1718—1991,尽快修订我国锥体连接钎头、钎杆的国家标准GB6480、GB6481,用新型锥体连接钎具和机制钎梢工艺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2.
经过10多年的艰苦探索,我国新一代“超纯、超细、窄带Cr—Ni—W—Mo—V系列‘穿孔-全程带芯纵轧法’中空钎钢”即将问世。由于其所拥有的技术、资源优势和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性价比指标,将为以硬质合金整钎和重型螺纹连接钎杆为代表的我国长钎具工业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硬质合金复合片齿钎具在中国问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3年德国人发明了WC-Co硬质合金,并首先用于金属切削加工。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锥体和螺纹连接的片状和球齿系列硬质合金钎头,以其寿命长、凿速快的巨大优势,迅速取代了传统的钢钎凿岩。但片状或球齿系列钎具在应用中都存在有各自的一些难题,制约了它们的优势发挥。近两年来,具有片状和球齿钎具综合优势的、世界仅有的新一代高效、低耗复合片状钎头和复合片齿整钎,已在中国地质(武汉)研  相似文献   
4.
聂朋果  张汉斌 《河南化工》2010,27(11):48-49
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气体分馏装置采取了几项节能技术改进:回收除盐水,增加加热水渗线,控制液化气C2含量,使用高速泵及变频器等,几年的运行情况表明,这些措施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减少了装置的水、电、蒸汽消耗。  相似文献   
5.
新型高效低耗复合片齿φ42-2PIC、3PIC-B25整钎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凿岩钎具产品的一项空白。本文介绍了该整钎研制情况和工业考核结果,评述了其优越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针对H22-40SiMnCrNiMoA锥体联接钎杆热处理工艺研究进行的一系列工业考核结果。结果表明钎杆经亚温正火处理后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该钎钢和钎杆亚温正火热处理工艺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桩基工程中常用的复合型截齿。该截齿经武汉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决公司在长江广场与进口截齿应用对比,表出现多项独特性能,较好地解决了国产截齿替代进口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掘进工程研究昕通过对美国凯南迈特公司公路铣刨刀具的分析、研究,结合其在岩石破碎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同武汉三龙钻采机具有限责任公司一起研发的TL—3型铣刨截齿。在武汉长江大桥坚硬路面的改造施工中,平均使用寿命达到了同类进口产品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JCE回收式锚索在北京地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CE(Japan Consenration Engineers)回收式锚索是日本国土防灾株式会社的专利产品,是在其承压型永久锚索的基础上开发研制成功的。它吸取了其它锚索的技术专长.具有高信赖度的良好施工结构,施工简便。锚固体的结构为端部压缩型结构,其锚固长度仅为2m左右,拉伸荷载在30-100tf之间。使用专用千斤顶回收PC钢绞线,安全快速、工人劳动强度低、易回收且回收率高。被回收的PC钢绞线能重复使用2—3次,价格低廉,能充分利用资源,具有高效环保的优点。本文介绍了其在北京地区的试验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0.
李钟  杨仙  黄常波  邓美龙 《建筑技术》2009,40(11):1021-1022
地表沉降是隧道施工中一项重要风险,盾构掘进引起土体沉降有开挖时水土压力不平衡等多种原因。在北京地铁4号线某区间施工中采取了控制排土量、紧凑衔接各工序、及时同步注浆与二次补浆等控制措施。大大减小了土体沉降量。实测地表沉降量比采用FLAC3D软件对地表沉降模拟得出的预测土体沉降量小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